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柳絮之才

柳絮之才

又作“咏雪之慧”、“柳絮才高”。赞许有卓越文才的人,多用于称赞女子。谢道韫,王凝之的妻子,聪明有才识。一次,家中人都聚集在一起,不大一会儿突然下起雪来。她的叔父谢安便问:“这雪象什么呢?”谢安的侄儿谢朗抢着说:“似乎可比拟为在天空中撒盐。”谢道韫听了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飘舞。”谢安听了很高兴,大加赞赏。

【出典】:

晋书》卷96《王凝之妻谢氏传》2516页:“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例句】:

宋·苏轼《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汪廷纳《狮吼记·叙别》:“只是我娘子虽多咏雪之慧,却少剉荐之风。”


猜你喜欢

  • 桃李遍天下

    同“桃李满天下”。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杨一清于时政最称为干练……爱乐贤士大夫,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见“桃李满天下”。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杨一清)爱乐贤士大夫,朝有

  • 问舍

    同“求田问舍”。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天下英雄输问舍,地中山海偏登楼。”

  • 握河沉璧

    《初学记》卷九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率诸侯群臣,沉璧于河,受图书,今《尚书中候.握河纪》之篇是也。”后以“握河沉璧”指帝王祭祀河神。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握河沉璧,封山纪石,迈三

  • 鸣条之事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后借指征战之事。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词语鸣条之事】  成语:鸣条之事汉语大词典:

  • 付之东流

    唐高適《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东流,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后因以“付之东流”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清陈确《丙戌年蚕谣》序:“故窭人不支,至有中道废弃者,并十一之偿付之东流矣!”

  • 尚书履

    《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郑崇敢于多次向皇帝谏争,汉哀帝云已熟悉了郑尚书的鞋子声音。后因以“尚书履”作尚书重臣的典故。唐.

  • 青蘋末

    《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尔雅》曰:‘萍,其大者曰蘋。’……土囊,大穴也。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 佷山县有山,山有穴,口大数尺,为

  • 拈花

    同“拈花一笑”。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蒲团已悟拈花案,尺素争传倒薤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学簪花而舍拈花,何为不可;倩贝叶以充红叶,何便如之?”【词语拈花】   汉语大词典:拈花

  • 屠门大嚼

    汉.桓谭《新论.琴道》:“人闻长安乐,则出门向西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宰杀牲畜卖肉的店铺)而大嚼。”(《初学记》卷二六引与此文字稍异)长安是汉朝的京城,古时那里是一个繁华的世界,说西望长安而笑,是

  • 吴蒙

    源见“吴下阿蒙”。指三国 吴吕蒙。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 蒙旧乡井。”【词语吴蒙】   汉语大词典:吴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