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靖行雨

李靖行雨

源见“马鬣一滴”。形容下雨。元冯子振《鹦鹉曲.黄阁清风》:“汉萧何昴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


【典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卫国公李靖,微时尝射猎霍山中,寓食山村。……俄而阴暗迷路,茫然不知所归,怅怅而行,困闷益极。乃极目有灯火光,因驰赴焉。既至,乃朱门大第,……夫人曰:‘此非人宅,乃龙宫也。妾长男赴东海婚礼,小男送妹。适奉天符,次当行雨。计两处云程,合逾万里,报之不及,求代又难,辄欲奉烦顷刻间,如何?’公曰:‘靖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 有方可教,即唯命耳。’夫人曰:‘苟从吾言,无有不可也。’遂敕黄头:‘备青骢马来。’又命取雨器,乃一小瓶子,系于鞍前,诫曰:‘郎乘马,无勒衔勒,信其行,马躩地嘶鸣,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马鬃上,慎勿多也。’于是上马腾腾而行,其足渐高,但讶其稳疾,不自知其云上也。风急如箭,雷霆起于步下。于是随所躩,辄滴之,既而电掣云开,下见所憩村,思曰:‘吾扰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计无以报。今久旱,苗稼将悴,而雨在我手,宁复惜之。’顾一滴不足濡,乃连下二十滴。俄顷雨毕,骑马复归。夫人者泣于厅曰:‘何相误之甚! 本约一滴,何私感而二十之! 天此一滴,乃地上一尺雨也。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岂复有人。妾已受谴,杖八十矣。’”

【今译】 唐代李靖曾在霍山打猎,住在一山村中,有次出猎天暗迷路,见到一高大门第,进去求宿。半夜听有人来叩门,说是让去行雨,但家中二男都不在,夫人请李靖去,对他说:“这里是龙宫。我的两个儿子都不在家,现在接到天符,要去行雨,他们一时又回不来,想麻烦您一下,是否可以?”李靖说:“我是俗人,不会乘云,怎么能行雨呢?”夫人说:“我可以教给您。”让备青骢马来,又让取来雨器,是一个小瓶,系在鞍前,告诉李靖:“您乘马,随它而走,如果马刨地嘶鸣,就将瓶中水滴一滴在马鬃上,千万不要多。”于是李靖上马,渐渐高起,已在云上,随着马所刨,就滴一滴。忽然从云间看到所住的山村,觉着应该报答村人,只滴一滴太少,连滴了二十滴。等到行完雨回来,见夫人在厅上等着,哭着对他说:“本来约定一滴,为什么为报私恩而连滴二十! 这一滴,在地上就是一尺雨,这村半夜水深二丈,哪还会有人活着呢! 我已受天帝杖责,打了八十杖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下雨或求雨。

【典形】 李靖行雨、马鬣一滴、倾倒瓶中雨、天瓢翻、天瓢水。

【示例】

〔李靖行雨〕 元·冯子振《鹦鹉曲·黄阁清风》:“汉肖何昴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

〔马鬣一滴〕 明·高启 《登阳山绝顶》:“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

〔倾倒瓶中雨〕 宋·苏轼《祷雨张龙公》:“倾倒瓶中雨,一洗麦上埃。”

〔天瓢翻〕 宋·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天瓢水〕 明·高启《题董元卧沙龙图》:“人间滴罢天瓢水,归护玄珠卧沙里。”


猜你喜欢

  • 断机丝

    源见“乐羊之织”。用以称颂女子贤德助夫。清顾炎武《悼亡》诗之五:“他日乐羊来旧里,何人更与断机丝?”

  • 赤眉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凤五年(公元18年)瑯玡人樊崇、东莞人逢安、临沂人徐宣等各起兵数万人,为区别敌我,将眉毛涂成红色,故称“赤眉军。”集众至三十万人,奉刘盆子为帝,曾一度攻入长安。后为光武帝刘秀围击

  • 沧海成陆

    同“沧海桑田”。宋向子諲《水调歌头.大观庚寅闰八月秋》词:“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 济南生

    秦汉时名儒济南(今山东章丘县西北)伏生,在秦朝时曾任博士。汉文帝时,招聘精通《尚书》的学者,当时天下只有伏生一人堪称此任,汉文帝想召他进京。但当时伏生已九十多岁,年老不能走路。于是汉文帝下令让太常(掌

  • 剖腹藏珠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上(唐太宗)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而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

  • 化衣尘

    同“京洛尘”。唐赵嘏《寄归》诗:“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词语化衣尘】   汉语大词典:化衣尘

  • 乐毅不归

    参见:乐毅见猜

  • 梨为百果之宗,樝何可比

    宗:宗主,领袖。樝( ㄓㄚ zhā ):同“楂”,即山楂。 梨是百种果品的宗主,山楂怎能同它相比?语出《宋书.张邵传》:“(张)敷小名查,父邵小名梨,文帝戏之曰:‘查何如梨?’敷曰:‘梨为百果之宗

  • 盐絮家风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茶灶龟蒙

    源见“笔床茶灶”。指唐代诗人陆龟蒙。常用为咏适意放达隐士的典故。元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词:“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