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斯叹黄犬

李斯叹黄犬

指李斯被诬腰斩,临刑前,他自叹再想牵黄狗去打猎,不可能了!后以此典比喻仕途险恶、蒙冤而死,追悔莫及。李斯(?——前208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郡之小吏员,后从荀卿学习。战国末年到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初为吕不韦舍人(左右亲近之官),后被秦王政(秦始皇)任为客卿(在秦国做官之外国人,以客礼相待)。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以韩国水工郑国事件,宗室贵族建议逐客,李斯上《谏逐客书》谏阻,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九卿之一)。他建议对齐、楚、燕、赵、魏、韩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六国后,李斯任丞相(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秦始皇死后,他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即秦二世。后为赵高妒忌,诬陷李斯谋反罪,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判决在咸阳市腰斩处死。当李斯牵出监狱时,和他二儿子一同被押解,便回头对他二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还做得到吗!”于是李斯父子相向哭泣,李斯及属于三族的人都被处死。此典又作“悲东门”、“上蔡逐猎”、“上蔡苍鹰”、“叹黄犬”、“上蔡牵黄犬”、“悼上蔡”、“东门逐兔”、“黄犬悲”、“黄犬叹”、“李斯犬”、“东门黄犬”、“东门狗”。

【出典】:

史记》卷87《李斯列传》2562页:“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杀)三族(父母、兄弟、妻子三族)。”

【例句】: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李公悲东门,苏子挟三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南阳校书,去之已远;上蔡逐猎,知之何晚。” 唐·李白《行路难》之三:“华亭鹤唳讵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李白《襄阳歌》:“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唐·刘禹锡《题敲器图》:“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唐·柳宗元《佩韦赋》:“斯委儒以从邪兮,悼上蔡其何补!” 元·白朴《水调歌头·咸阳怀古》:“方叹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 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明·高启《哭临川公》:“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李斯犬在难成虎,宾孟鸡全岂似鸾。” 清·丘逢甲《次韵奉答藕华》:“东门黄犬华亭鹤,都入香山感事来。” 清·董以宁《行路难》:“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


猜你喜欢

  • 桥公语

    同“桥公之约”。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题壁》:“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 古色古香

    亦作“古香古色”。形容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多用以指古器物。清代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塵史》:“是书虽非毛氏所云何元朗本及伊舅氏仲木本,然古色古香溢于楮墨,想不在二本下也。”又据《洞天清话》载:

  • 词成马犹倚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 钩距

    《汉书.赵广汉传》:“〔广汉〕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钩,致;距,闭也。使对者无疑

  • 巢林一枝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安于本分,不贪多。《宋史.李沆传》:“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主谓 鹪鹩筑巢,只占一根树枝。比喻安于本分,不贪多奢得。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贻孙

    源见“诒燕”。谓留传给子孙后代。唐司空图《成均讽》:“清庙严禋,肃和鸣而侑飨;紫坛殷荐,受繁祉以贻孙。”【词语贻孙】   汉语大词典:贻孙

  • 布帆安稳

    同“布帆无恙”。清黄景仁《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下水船中天上坐,布帆安稳作归人。”清 丘逢甲《张琴柯以万里归舟图索题》诗:“宦海风波四十年,布帆安稳竟归田。”

  • 木柿漂

    《晋书.王濬传》:“濬造船于蜀,其木柿(柿,音fèi,做木工削刨下来的木片)蔽江而下。”西晋大将王濬征伐东吴时,在蜀地沿江造楼船战舰,削下来的碎木片漂在长江水面上,直下东吴。有人说这不走漏消息了!王濬

  • 头颅行万里

    《后汉书.袁绍传》:“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袁)尚、熙战败,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於辽东。……康叱伏兵禽之,坐於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

  • 三生杜牧

    据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十五载称:唐杜牧曾为扬州幕僚,放浪形骸,日游于秦楼梦馆,以风流而闻名于当世。后作《遣怀》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嬴得青楼薄倖名。”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