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更签

更签

更签:报更的竹签。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更签:也作“更筹”,泛指时间。南朝陈文帝(世祖)陈茜字子华,自幼随其父陈霸先转战南北,经历种种艰险,协助其父建立陈朝政权,深知百姓疾苦。天嘉七年(560年)即位以来,一贯勤于国事。国家资用,务从俭约。诸项大事都亲自过问,主管官员每次向他汇报办事结果,他都能巧妙地明辨真伪,为此,各级官员人人自勉,不敢怠惰。即使夜间接到急报,也连夜分析处理,这种情况往往接连不断。他还令皇宫里负责报时的卫士传递更签时,一定要把更签投放在宫殿门口的石阶上,让它发出金石的响声。他说:“即使我已入睡,也能使我从梦中惊醒,以免耽误公务。”

【出典】:

陈书》卷3《世祖本纪》61页:“世祖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国家资用,务从俭约。……主者奏决,妙识真伪,下不容奸,人知自励矣。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每鸡人(古报晓之官)伺漏,传更签于殿中,乃敕(chì斥,命令)送者必投签于阶石之上,令枪(枪,通“锵”)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

【例句】: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词语更签】   汉语词典:更签

猜你喜欢

  • 干啼湿哭

    犹如说哭哭啼啼。《北齐书.尉景传》:“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文襄:指高澄。神武:指高欢。并

  • 垂堂戒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故鄙颜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揖云:‘畏檐瓦堕中人。’”古谚语有“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语,意思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要坐在屋檐下,以防堕

  • 一夜夫妻百夜恩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一夜夫妻百夜恩”是指男女一旦结夫妻之好,其恩爱之情便能保持长久。后用为咏男女之情易结不易解之语。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行路》:“

  • 摩顶松

    参见:松西指

  • 秦王鞭

    同“驱石神鞭”。清陈至言《春游同吴六应辰》诗:“何年飞下小蓬岛,驱山不用秦王鞭。”

  • 鲛丝

    同“鲛绡”。唐李商隐《玄微先生》诗:“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宋柳永《临江仙引》词:“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词语鲛丝】   汉语大词典:鲛丝

  • 孙谋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筹划。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贻以清白。”宋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班 马,能书汗简青?”【词语孙谋】  

  • 平戎十八策

    《新唐书.王忠嗣传》:“乌苏米施可汗请降,忠嗣以其方强,特文降耳,乃营木刺、兰山,谍虚实。因上平戎十八策,纵反间于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三部,攻多罗斯城,涉昆水,斩米施可汗,筑大同、静边二城。”唐代名将

  • 秦庭哭

    同“秦庭之哭”。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秀才》诗:“悲作楚地囚,何由秦庭哭?”【词语秦庭哭】   汉语大词典:秦庭哭

  • 子平之学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潜隐于家。”后汉.向子平隐居在家,一心一意研究《老子》和《易》经,精通占卜之术。后因以“子平之学”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