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子。原形容有胆识,敢做敢为。后来词义转变,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做坏事。王敦(266-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父兄,出身士族。西晋末年,助琅邪王司马睿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任扬州刺史。西晋灭亡,和王导共拥护司马睿建东晋政权,升大将军,领荆州刺史,手握重兵,意欲挟制朝廷。晋元帝司马睿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起兵攻入建康,入朝自为丞相。后退屯武昌,遥制朝廷。元帝死,明帝司马绍继位,趁其病危,于太宁二年(324年)下诏讨伐王敦。王敦再起兵攻建康,中途病死。当时王敦病危,派其兄王含领兵再度攻晋。朝廷派司徒王导等人讨伐王敦。王导给王含写信劝说他们归顺朝廷,信中说:“我们户虽小但受国厚恩,兄弟也都居显位,恩宠显赫。现在我睁大眼睛、放开胆子当上六军的统帅,宁愿为国尽忠而死,也不想苟且偷生啊。而你们功勋未就却成逆臣,辜负先人遗志,死时有何面目见祖先、先帝。”

【出典】:

晋书》卷98《王敦传》2564页:“导门户小大受国厚恩,兄弟显宠,可谓隆矣。导虽不武,情在宁国。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例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85回:“大丈夫既与同心之友谈天下政事,若不明目张胆倾吐一番,又何取其能担当天下事,为识时务之俊杰哉?”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31回:“后来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明目张胆的把活人杀死。”


并列 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略,敢作为。《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后多用来形容公然放胆作恶,无所顾忌。华夏《颠倒》:“李清既然敢这么~地整他,也就根本没有把他的反抗放在眼里。”张洁《方舟》:“不怕吃多了撑死,有这么~进行敲诈勒索的吗?”△贬义。用于人的行为方面。→肆意横行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目无法纪 ↔偷鸡摸狗 偷猫盗狗


【词语明目张胆】  成语:明目张胆汉语词典:明目张胆

猜你喜欢

  • 梅妻

    源见“梅妻鹤子”。对梅花的戏称。清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词:“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词语梅妻】   汉语大词典:梅妻

  • 骊翰

    《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郑玄注:“马黑色曰骊。翰,白色马也。”后以“骊翰”借指夏 殷所崇尚的黑色与白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

  • 披裘负薪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吴延陵季子(即吴公子季札)游于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君,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君岂取金者乎?’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

  • 剪髻事客

    同“剪发待宾”。宋陈师道《答张文潜》诗:“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 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利用祸害而取得福利。转化失败而取得成功。 表示善于因势利导。语出《战国策.燕策一》:“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而后残吴霸天下: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后多引作〔因祸而为福

  • 提携汉节

    源见“苏武节”。犹言手持汉节。宋范成大《会同馆》诗:“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 映素雪

    同“映雪”。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每蟋蟀凄吟,映素雪于书帐。”

  • 清比圣

    源见“中圣人”。谓把清酒比为圣人。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二:“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 坠马妆

    同“坠马髻”。《老残游记》十回:“只见前面的一个约有二十岁上下,著的是紫花袄子,紫地黄花,下著燕尾青的裙子,头上倒梳云髻,挽了个坠马妆。”【词语坠马妆】   汉语大词典:坠马妆

  • 船贮酒

    《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晋毕卓性嗜酒,他自己说一生的追求是满船贮酒,擎杯持蟹,终日酩酊,浮游于船中。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