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旗亭画壁

旗亭画壁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之涣》(卷二):“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shì赊)酒小饮。”遇伶人聚宴讴歌,“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三人均有诗入歌词。

后以“旗亭画壁”比喻评论诗人的高下,也用以比喻诗人聚会赛诗。

清.王士祯《三月晦日》诗:“新诗乐府谁多少,斗取旗亭画壁来。”


【典源】 唐·薛用弱 《集异记》 卷二:“开元中,诗人王昌岭、高适、王涣之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燕。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喟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即(ye)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今译】 唐代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 (一作“涣之”) 交谊深厚,文坛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至酒楼小酌。当时恰逢众艺人在此聚饮演唱,于是相约,艺人演唱谁的诗作多,则谁的诗作为优。前三位艺人分别演唱了王昌龄的两首,高适的一首,王、高二人分别在墙壁上画了记号。王之涣认为自己成名已久,不服,言称前三人乃潦倒乐伎,所唱并不高雅。他指艺人中最佳者,打赌说如此人不演唱他的诗,就终身不敢与王、高二人争高下; 如演唱他的诗,则王、高二人须下拜而奉他为师。片刻,果然此人演唱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因此揶揄二人,三人一齐欢笑。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文人雅集,饮宴赋诗。

【典形】 赌取黄河词、过旗亭、旗亭赌醉、旗亭画壁。

【示例】

〔赌取黄河词〕 清·王士禛《顾茂伦吴汉槎撰绝句诗》:“谁能更与尧峰叟,赌取黄河远上词。”

〔过旗亭〕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十五:“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

〔旗亭赌醉〕 清·蒋春霖《渡江云》:“春风燕市酒,旗亭赌醉,花压帽檐香。”

〔旗亭画壁〕 清·王士禛《曹正子邀同家兄子侧》:“回首旗亭画壁时,重来已是十年迟。”


猜你喜欢

  • 风云之会

    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历史上商鞅辅佐秦孝公兴起霸业,李斯帮助秦始皇创建秦朝,君臣遇合,如风云相生。后以“风云之会”“风云际会”等为典,咏贤才之士幸遇明王,遭逢时会。【出典】:《汉书》卷100上《叙

  •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岑楼:高而顶尖的楼。 一寸厚的木块,比尖角高楼还高。 意谓两种事物,如果不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语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清.叶燮《

  • 藩决

    源见“羝羊触藩”。比喻边防告警。清魏源《江南吟》:“彼昏自痼何足言,藩决膏殚付谁守?”【词语藩决】   汉语大词典:藩决

  • 对床

    同“夜雨对床”。金元好问《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床。”【词语对床】   汉语大词典:对床

  • 渡江横楫

    同“渡江击楫”。宋刘辰翁《酹江月.漫兴》词:“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词语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成语: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 愤悱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后因以“愤悱”谓积思求解。唐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

  • 射钩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桓公置射钩(射钩宿怨,置不追究),而使管仲相。”《列子.力命篇》:“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国人惧乱。管仲与召忽(他们是公子纠的师傅)奉公子纠奔鲁,鲍叔牙(齐大夫)奉公子小白

  • 终始若一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荀子.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见“始终如一”。《资治通鉴》卷79:“孚虽见尊宠,不以为荣,常有忧色。临终,遗令曰:‘有魏贞士河内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

  • 八叉

    同“八叉手”。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词语八叉】   汉语大词典: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