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方寸

方寸

源见“方寸地”。指心,脑海。刘知幾《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亦引申指心绪,心思,心得。《魏书.董绍传》:“老母在洛,无复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唐刘商《胡笳十八拍》:“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方寸”指的是 “心”。如 “方寸不乱”,即言心不慌乱。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俗语云: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庶 ( 徐庶) 辞先主 ( 刘备) 而指其心曰:‘……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徐庶母亲被曹操捉走,故徐庶指着心对刘备说 “方寸乱矣”。晋·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亦有此语: “今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辞。”

为什么 “心”谓之 “方寸”?

古人认为, “心”处胸中方寸之间,故谓 “心”为 “方寸”。“方寸”亦可与 “心”连言,如: 唐·贾岛 《易水怀古》“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等即是。

以 “方寸”代 “心”,这是一种以处所代本体的借代修辞方法。又如: 杭州龙井产的绿茶谓之 “龙井”,贵州茅台镇生产的白酒谓之 “茅台”,都是这种借代的手法,说出产地即知所指何物。如言 “白云黄鹤的地方”,则又加进了典故传说,指代的是 “武汉”了。


【词语方寸】   汉语词典:方寸

猜你喜欢

  • 鲁鱼

    《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古时写“鲁”和“鱼”有相似之处,在传抄中经常发生差错。后遂用为文字差错之典。唐.刘禹锡《秋萤引》

  • 东山人

    源见“东山㈠”。指从军远征之人。汉王粲《从军》诗之二:“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词语东山人】   汉语大词典:东山人

  • 杵臼梁鸿

    源见“梁鸿赁庑”。指居贫赁屋而住,劳作而食的贤士。清孙默《舟泊富春》诗:“风尘孙楚难为客,杵臼梁鸿好著书。”

  • 卢仝屋

    唐卢仝《苦雪寄退之》诗:“山人屋中冻欲死,千树万树飞寿花……清风搅拌精力绝,白衣压屋梁柱斜。”又唐韩愈《寄卢仝》诗:“玉川先生(卢仝号)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后因以“卢仝屋”为咏贫士的典实。宋洪咨

  • 驽马恋栈

    原作“驽马恋栈豆”。驽马:低劣的马。栈:马棚,马槽。比喻庸人贪图眼前小利,而无远大目标。曹爽(?-249年),字昭伯,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侄孙。魏明帝曹睿时为武卫将军。曹芳即位,他和司马懿同受遗诏

  • 南枝寄

    源见“陆凯传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清宋琬《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宫梅尚有无?”

  • 戒丰侯

    源见“丰侯著戒”。谓劝人戒酒。清厉鹗《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沉当戒丰侯,嗜或败齐庆。”

  • 五色补天

    同“女娲补天”。元许有壬《水调歌头.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词:“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 封疆大吏

    明代专指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是明代行省中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掌一方的军政大权,所辖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由兵部统辖

  • 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黄昏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陈与义《夜雨》:“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诗写雨夜待客来访的焦躁寂寞情景。后以此语喻游子孤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