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断送老头皮

断送老头皮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宋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隐士杨朴被召,在回答宋真宗问话时,以佯狂之态,诡称妻子作诗反对他做官,婉转拒绝了朝廷召聘。老头皮,即老头。后因以“断送老头皮”称为官事所羁,不得自由。

宋.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典源】 宋·赵令畤《侯鲭录》 卷六:“真宗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 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宋·苏轼《志林》等亦载。

【今译】 宋真宗赵恒东封,访求天下隐士,求得杨朴,真宗将他召来,问他:“你临来时有人作诗送你吗?”杨朴回答: 只有我妻子作了首诗,她劝我不要贪杯和咏诗,说是这回将我捉去,恐怕要“断送老头皮”了。真宗不禁大笑,放他还山。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者不愿为官求什。

【典形】 断送老头皮、老头皮、头皮留在。

【示例】

〔断送老头皮〕 宋·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老头皮〕 清·王仁堪《金缕曲》:“闲煞樵青无宅泛,老头皮准备新诗消。”

〔头皮留在〕 金·元好问《鹧鸪天·隆德故宫》:“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


【词语断送老头皮】  成语:断送老头皮汉语词典:断送老头皮

猜你喜欢

  • 鳞爪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刘禹锡》:“白公(白居易)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邪?’于是罢唱。”唐代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及白居易一次在白居易家中谈论南朝兴废,商定各赋《金陵怀古》诗一

  • 绿耳

    源见“穆王八骏”。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亦喻良才。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 莲生钵

    指晋代高僧佛图澄施行法术,在钵中生出莲花。《晋书.艺术.佛图澄传》:佛图澄,天竺人。永嘉四年到洛阳,石勤屯兵葛陂,专行杀戮,沙门遇害者甚众。“勒召澄试以道术,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出莲花,

  • 良马见鞭影而行

    比喻有才干的人不用别人去督促他。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外道礼拜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外道去已,阿难问佛云:‘外道以何所证,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

  • 熊胆调丸

    同“熊丸之教”。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正是义方有训非私淑,熊胆调丸原苦心。”【词语熊胆调丸】   汉语大词典:熊胆调丸

  • 孤芳

    孤特独秀的花,旧时常用来比喻人品高洁。南朝梁沈约《谢齐竞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但后代又用来比喻自命清高、脱离众人的人,如“孤芳自赏”,往往含贬义。【词语孤芳】   汉

  •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生民:一作“生人”。人类。夫子:指孔子。 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能及孔子的。 旧时极力推崇孔子之语。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

  • 盎盂相敲

    《聊斋志异.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盎盂是古时候的两种盛器,盎口小而肚大,盂敝口。后以盎盂相敲比喻家中发生争吵、口角。亦作“盎盂相击。”《儿女英雄传》三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

  • 六州铸错

    同“六州铁铸”。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诗:“六州铸错空销铁,九品论材只采金。”【典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中和中,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累加至太尉,封临淮王。弘

  • 劝尔一杯

    同“杯酒劝长星”。宋方岳《哨遍.问月》:“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