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地区名。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齐地。虏:奴隶。齐虏,是骂人的话,这个指刘敬,刘是齐人。口舌:表示能言善辩。 这个山东佬做官全凭一张嘴巴。语出《史记.刘敬列传》:“上使刘敬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韩信择地葬母,其旁可置万家守墓。后以此为咏子孙通显之典。宋.陆游
源见“榆枋之见”。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唐 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复控榆枋。”宋王曾《矮松赋》:“鸾乍迷于枳棘,鷃每悮于榆枋。”【词语榆枋】
文官为政清廉,武官不惜性命。 旧时认为是国家兴盛太平的标帜。语出《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明.王文禄《庭闻述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郕,音chéng,鲁邑)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
蚊虫与虻虫的劳力,比喻细微的技能。《庄子.天下》:“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惠施:战国时著名的诡辩学者。庸:通“用”。
同“苍鹅出地”。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源见“南金东箭”。指被人称赞为优秀杰出的人才。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贞》诗:“器忝南金许,文承绣段诒。”
源见“绝妙好辞”。原为捣碎蒜、姜等辛辣食物的器具。因其受辛,“受辛”合为“辤”字,是“辞”的异体,故“虀臼”借为美好文辞的隐语。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高阳入谒,都
同“桓公柳”。柳亚子《阳九行一首》:“下士书空殷浩笺,枭雄顾盼桓温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