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抽簪

抽簪

文选》卷二十一晋.张景阳(协)《咏史》:“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唐.李善注:“钟会《遗荣赋》曰:‘散发抽簪,永绝一丘。’《仓颉篇》曰:‘簪,笄也,所以持冠也。’”

古代官员用簪(冠笄)连冠于发;故以抽簪代指弃官引退。

唐.薛能《赠歌人》:“东山期已定,相许便抽簪。”


【词语抽簪】   汉语词典:抽簪

猜你喜欢

  • 鼎铛耳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因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清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

  • 群蛙鼓吹

    同“两部鼓吹”。宋辛弃疾《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词:“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

  • 匪躬之操

    见“匪躬之节”。《晋书·刘隗传》:“臣隗昔荷殊宠,~,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词语匪躬之操】  成语:匪躬之操汉语大词典:匪躬之操

  • 下车泣罪

    源见“神禹泣罪”。指执政首领自责其失误。《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连动 下车后,见到罪人流泪。表示施政者宽仁。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

  • 病到膏肓

    同“病入膏肓”。冒广生《己未除夕视家人时老母尚病中》诗:“天怜艰苦增亲寿,病到膏肓乞药灵。”

  • 景阳井

    《陈书.后主纪》又《张贵妃传》载:南朝末,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兵攻占台城、兵临其宫时,投景阳殿井。至夜,为隋兵所执,做了俘虏。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又名胭脂井,故址在今江苏 南京 玄武湖侧。后用为典故

  • 助纣为虐

    同“助桀为虐”。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与桀一样,也是个暴君。《孟子.滕文公下》“诛纣伐奄”宋朱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连动 纣,商末暴君。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张平《抉择》:“尤其严重

  • 苏仙故井

    同“苏井”。清蒲松龄《赠医士卢鹤友》诗:“苏仙故井犹存楚,秦国良医旧姓卢。”

  • 孟妇

    同“孟光”。宋张耒《满庭芳.裂楮裁筠》词:“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

  • 伴食中书

    源见“伴食宰相”。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见“伴食宰相”。《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