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桃报李

投桃报李

投,投赠。一喻善往善来,君王若施善政于民,民则报之以善事。《诗经》的一篇说,修明你的德行,使它完善美好。谨慎你的仪表,不要失去礼貌。不犯错误不残暴,没有人们不仿效。投给我的是鲜桃,给他李子作答报。说那个小羊生了角,实在是混帐家伙在胡闹。一喻为相互之间情谊深长,互有赠送。《诗经》的又一篇说,她赠我木瓜,我给他佩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她赠我木桃,我送她美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她赠我木李,我送他宝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

【出典】:

诗经·大雅·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例句】:

明·高濂《玉簪记·结告婚姻》:“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礼佛看经。” 清·薛福成《论添设香港领事……书》:“窃谓中国此时正宜两利俱存,于投桃报李之中,寓鉴空衡平之意。”


并列 人家送我桃子,我回赠人家李子。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宋·朱熹集传:“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赵淑侠《春红》:“他也不认为爱情是~式的交易,虽然有几个女同学表现出对他是如何的倾心,他也不见得为了感激她们的盛情,非报以她们爱情不可。”△多用于人际交往方面。→投瓜报玉↔忘恩负义。 也作“投桃之报”、“报李投桃”。


【词语投桃报李】  成语:投桃报李汉语词典:投桃报李

猜你喜欢

  • 凤巢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服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或止帝之东园,或巢阿阁。”玄扈,山名。黄帝时,有大鸟(凤凰)巢于阿阁。上面所引《帝王世纪》文见《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唐.李商隐《赠刘

  • 文武全才

    文才武功样样具备。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出自五代时人和凝的事迹。和凝(896-955年)字成绩,汶阳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后为后梁滑州节度使贺瑰幕僚。贺瑰与后唐庄宗李存

  • 爪痕泥雪

    同“鸿爪雪泥”。清张鸣珂《齐天乐》词:“正水剪吴淞,月明瓜步。江北江南,爪痕泥雪忍重数?”

  • 目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清昭梿《啸亭杂录.苏昌》:“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主谓 丁,泛指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识。语本《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

  • 报刘

    晋代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后人因此以“报刘”作为人子养亲的故实。

  •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下愚的人。 下士听人讲“道”,哈哈大笑。 指道理玄妙,不被人理解。语出《老子》四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史记.酷吏列传.序》:“言道德者,溺其职

  •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见〔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为山

    源见“功亏一篑”。喻建功立业。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词语为山】   汉语大词典:为山

  • 散发

    披发,比喻抛冠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东归,(王)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中丞刘休与亲知书曰:‘虞公散发海隅,同古人之美,而

  • 青过于蓝

    同“青出于蓝”。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见“青出于蓝”。【词语青过于蓝】  成语:青过于蓝汉语大词典:青过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