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王尊叱驭”。借指极险之路。唐 辛常伯《军中行路难》诗:“邛关 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
同“桐叶之封”。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袞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源见“望尘而拜”。指谄事权贵。宋陆游《野兴》诗:“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词语拜车尘】 汉语大词典:拜车尘
《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
同“莱衣彩戏”。明 邵璨《香囊记.庆寿》:“且喜萱花无恙,棠棣联芳,虽无王母蟠桃之宴,聊效莱子戏彩之欢。”【词语莱子戏彩】 汉语大词典:莱子戏彩
汉唐取士有甲乙等科,《汉书.儒林传》谓平帝时岁课博士弟子,分甲、乙、丙、丁四科,中者分别授官。唐制,进士有甲乙科,以所试时务策与帖经多少为别,而实际上仅有乙科。后世因称科举为科甲。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为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朱熹集注:“优,有余力也……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后指学习成绩优秀,就去作官。因以“学而优则仕”为学习成绩优秀者能作官之典故。鲁迅《十四
同“郑五歇后”。清易本烺《云杜故事》:“予闻之,因理前梦,为诵本诗集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泫然曰:‘公作郑五告之矣!’”【词语郑五】 汉语大词典:郑五
战国时纵横家(策士)的学说。《史记.六国年表》:“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从衡:即“纵横”。亦作“长短说”。《史记.田儋列传》:“蒯通,善为长短说,论战国权变为八十一首。”《战国策》一
《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真君弱冠,师大洞君吴猛,传《三清要法》,乡举孝廉,拜蜀旌阳令,寻以晋室棼乱,弃官东归。”“(真君)示之(船师)以服饵灵草之门,指之以遁迹地仙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