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模棱两可”。指唐朝宰相苏味道遇事不置可否,是非不分。亦用于泛指。周斌《感事四律》之一:“味道模棱持两可,阿瞒机变驭群才。”
谓《诗经》意正而辞美。唐代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姚: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认为当时“圣
《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魏晋之世,有裴、王两大世代旺族,时人将裴徽及子
源见“狂奴故态”。称狂放不羁的人。南朝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词语狂奴】 汉语大词典:狂奴
利用文书法令来作弊。《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北齐书.孝昭帝纪》:“又以廷尉中丞,执法所在,绳违按罪,不得舞文弄法。”绳:纠正。违:过失。绳违按罪:判决罪犯,要根据所犯罪恶的轻
鲁:春秋国名。斯:此,这个。上“斯”字指这个人,下“斯”字指这种品德。焉:哪里。 如果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原赞美宓子贱具有君子之德。也赞美鲁国是个礼义之邦。 后也泛指贤人
源见“三槐九棘”。泛指三公九卿之位。《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槐阶棘路,实维英哲;虎门、麟阁,实曰贤明。天地函和,日月光曜。”【词语槐阶棘路】 成语:槐阶棘
同“潘安貌”。宋 胡浩然《送入我门来.除夕》词:“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为民除去祸害。清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