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并存不悖

并存不悖

同“并行不悖”。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并列 共同存在而互不冲突。巴金《家》9:“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呢?”


【词语并存不悖】  成语:并存不悖汉语词典:并存不悖

猜你喜欢

  • 齿寒唇亡

    同“唇亡齿寒”。清王摅《落齿用昌黎韵》:“齿寒由唇亡,唇在今何恃!”

  • 天上瑞麟

    同“天上石麟”。宋晁端礼《喜迁莺》词:“挺秀金芝,传芳玉叶,天上瑞麟重睹。”

  •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指京城。广眉:长眉。 京城里时兴画长眉毛,各地就将变本加厉把眉毛延长到半个额头。 比喻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附子廖》:“夫改政移风,必有所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

  • 夏雨雨人

    夏天的雨,灌溉万类,调节气温。汉代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春风”、“夏雨”句都比喻恩泽及人。管仲:春秋时齐国人,他辅佐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诸侯。

  • 陆居非屋舟非船

    源见“张融船”。形容住所简陋。清毛奇龄《讷斋诗题史四廷柏南园新居》:“南山敝庐空自怜,陆居非屋舟非船。”

  • 放麑翁

    《韩非子.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

  • 交头接耳

    口耳相接,低声私语。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并列 彼此靠紧耳边低声交谈。邓贤《中国知青梦》:“面对台下一万多双焦急渴

  • 庑下梁鸿

    源见“梁鸿赁庑”。指赁屋而居,劳作而食的贤士。清 王庆澜《八不就.咏怀》套曲:“忒可怜生,忒可憎生,还不是庑下梁鸿,只算做一点点浮萍。”

  • 人同此心

    《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想富贵的人,有相同的看法。因以形容大家对某件事有共同的想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要他也是个女孩儿,俗话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

  • 六亿神州尽舜尧

    神州:指中国。舜尧:即唐尧和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君。 中国六亿人民个个都是新时代的圣贤。 这是对新中国人民的热情歌颂。语出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王德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