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席门穷巷

席门穷巷

指陈平年少时家贫,住在破席子做门之偏僻小巷子里。后以此典比喻有才学而受器重之人:或比喻寒士居住之所。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年少时家里贫穷,但喜欢读书。等到陈平长大成年,应该娶妻,富人没有肯把女儿嫁给他,娶贫穷人家之女子陈平又不愿意。经过很长时期,户牖(Yǒu友,今河南兰考县东北)有个富人叫张负,张负之孙女儿五次所嫁丈夫都死亡,人们没有谁敢再娶。陈平想要聚她。恰遇乡邑中有丧事,陈平因为家穷,就去为人家办丧事,他早去晚回,希望多得报酬作生活补助。张负看见陈平在替人家办丧事,看中他魁梧美貌。陈平也因为要讨好张负之缘故而最后离开办丧事的地方。张负跟随陈平到他家。陈平之家竟在靠近城墙的偏僻小巷里,用破芦苇席子作门;然而门外留下许多贵人停车之轮迹。张负回到家时,对他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儿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家穷,又不从事生产、全县人都笑他游手好闲,怎么偏偏把女儿嫁给他呢?”张负说:“人相竟有如此俊美的陈平能会长久贫穷卑贱吗?”终于把孙女儿嫁给陈平。陈胜起义,陈平投魏王咎,为太仆(管舆马和马政)。因受排挤离魏,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比将军略低之武官)。又投刘邦,初任护军中尉(尽护诸将)。他屡出奇计立功。汉朝建立,封曲逆(治所今河北完县东南)侯。他历任惠帝、吕后时丞相(官职最高,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吕后死,陈平与周勃定计,平定诸吕叛乱,迎立汉文帝即位,任丞相。此典又作“长者辙”、“长者车”、“曲逆车”、“穷巷”、“巷识回车迹”、“陈巷”、“席门”。

【出典】:

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2051、2052页:“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倚靠)郭(外城)穷巷,以弊(通“敝”,破烂)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辙(轮迹)。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予女。”

【例句】:

南朝宋·颜延之《赠王太常》:“林闾时晏开,亟回长者辙。” 唐·高适《行路难》:“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唐·张祜《酬房子客郊居》:“郡中旧指贤哉巷,门外多来长者车。” 宋·陈师道《和黄预感秋》:“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 元·萨都拉《题进士索士岩诗卷》:“穷巷回车辙,空厨泛酒浆。” 明·袁宏道《途中口占》:“巷识回车迹,桥留斩袂痕。” 清·赵执信《春日闲居杂兴》:“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 清·赵执信《阳武怀古》:“席门高车集,圯桥敝履坠。”


并列 席门,以草席为门。比喻家很贫困。形容住房简陋,居处穷僻。唐·高适《行路难》:“东邻少年安所知? ~出无车。”△多用于描写家境贫寒,住处偏僻。也作“席门蓬巷”。


【典源】 《史记· 陈丞相世家》:“ (张) 负随 (陈) 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汉书·张陈王周传》亦载。

【今译】 汉代陈平少时家贫,有富人张负想把孙女嫁给陈平,他随陈平至其家,见陈平住在城边的穷巷里,以破席子做门,但门外有许多长者车辙的印迹。后张负即将孙女嫁与陈平。陈平后仕汉,封为曲逆侯。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有才学,为人器重; 或以“席门穷巷”等指贫寒士人所住的地方。

【典形】 陈巷、穷巷、曲逆车、席门、席门穷巷、巷识回车迹、长者车、长者辙、长者车音、挂席为门、深巷勤长者、门前车辙、无车辙、席作门、门无车辙、柴门车辙、门外辙常满、门有长者来、回长者车。

【示例】

〔陈巷〕 清·赵执信《春日闲居杂兴》:“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

〔穷巷〕 元·萨都拉《题进士索士岩诗卷》:“穷巷回车辙,空厨泛酒浆。”

〔曲逆车〕 宋·陈师道 《和黄预感秋》:“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

〔席门〕 清·赵执信《阳武怀古》:“席门高车集,圯桥敝履坠。”

〔席门穷巷〕 唐·高适《行路难》之一:“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巷识回车迹〕 明·袁宏道《途中口占》:“巷识回车迹,桥留斩袂痕。”

〔长者车〕 唐·张祜《酬房子客郊居》:“郡中旧指贤哉巷,门外多来长者车。”

〔长者辙〕 南朝宋·颜延之《赠王太常》:“林闾时晏开,亟回长者辙。”


【词语席门穷巷】  成语:席门穷巷汉语词典:席门穷巷

猜你喜欢

  • 仪舌尚存

    源见“张仪舌”。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不识真。”

  • 锥出囊

    同“锥脱囊中”。宋陆游《屏迹》诗之二:“养道褐怀玉,露才锥出囊。”

  • 勾漏先生

    源见“勾漏丹砂”。原称晋葛洪,后泛指避世养生之士。唐赵嘏《赠曹处士幽居》诗:“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将八石问群仙。”

  • 湘燕雨

    源见“石燕”。指下雨。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诗:“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 博浪飞椎

    《史记.留侯世家》载:秦始皇灭韩,张良为韩报仇,在沧海君处得力士,做铁椎重一百二十斤,趁秦始皇东游,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后因以“博浪飞椎”为抗暴复仇的典故。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博浪飞椎

  • 青田白鹤

    同“青田鹤”。唐张柬之《东飞伯劳歌》:“青田白鹤丹田凤,婺女姮娥两相送。”

  • 鹏程击水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有雄心壮志,前途远大。清毛奇龄《送汪检讨林舍人奉使琉球册封中山王》诗之三:“凤诏从天下,鹏程击水飞。”

  • 骥子龙文

    《北史.裴延俊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北齐书.杨愔传》:“(昱)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龙文本骏马名

  • 石城汤池

    同“金城汤池”。《三国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见“金城汤池”。《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兵法称:有~、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词语石城汤池】  成语

  • 桃夭之化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朱熹集传:“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后因以“桃夭之化”谓男女完婚之礼。元本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