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

明代专指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是明代行省中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掌一方的军政大权,所辖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由兵部统辖。凡遇朝廷吉凶大事,上奏表时,序衔于三司之首。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至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1426-1435年)初年,除两京外,全国设十三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构。其职责是纠劾官邪,止息奸暴,平定狱讼,洗雪冤抑,以振扬风纪,澄清吏治。都、布、按三司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封疆大吏(按:清代封疆大吏另有解释)。

【出典】:

明史》卷90《兵志二》2195页:“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2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功夫,居然做到封建大吏,在湖北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 清·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曾门。” 吴晗《况钟和周忱》:“周忱从公元1430年任江南巡抚,一直到1451年,前后共21年,是明朝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


偏正 封疆,拥有的疆域。统治某一区域的大官。明清指巡抚、总督等官员。《官场现形记》46回:“且说这位钦差姓童,表字子良,原籍山西人氏。乃是两榜出身,由部曹外放知府,一直升到~。”△多用于称大官方面。


【词语封疆大吏】  成语:封疆大吏汉语词典:封疆大吏

猜你喜欢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原是战国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一种复古思想。后则泛指彼此互不通声气。老子认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徙;虽有船和车,没有必要乘坐它;虽有武器装备,没

  • 漳滨多病

    同“漳滨卧”。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憀。”

  • 执组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朱熹集传:“辔,今之缰也。组,织丝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马,则辔如组也。”后以“执组”指驾驭车马。汉刘向《九叹.离世》:“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执组

  • 吴门市

    源见“吴市隐”。借指闹市。元 杨维祯《蔡叶行》:“何如吴门市,卖药卖卜,饿死亦足。”

  • 仲叔辞安邑

    源见“食无肝”。表示节士清廉自爱。明钱子正《自笑》诗:“不知仲叔辞安邑,可是猪肝解累人。”

  • 斗牛紫气

    同“斗间紫气”。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诗:“斗牛紫气常浮动,定有张 雷识剑光。”

  • 天罗地网

    罗: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多比喻法禁严密,无法逃脱;或遭灾难,走投无路。《宣和遗事》前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网灾。”元.无名氏《锁魔镜》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采葛

    《诗.王风.采葛序》:“《采葛》,惧谗也。”后因以“采葛”为畏惧或避免谗言之典。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倏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词语采葛】   汉语大词典:采葛

  • 看舞剑工书字

    宋.周越《法书苑》:晋.卫夫人(注:卫铄字茂猗,工隶书,为晋代书法家,学书于钟繇,王羲之少时曾拜她为师)看舞剑回环击刺之状,大悟其诀,遂工于书。晋卫铄从舞剑的回环击刺状态中受到启发,于是她的书法造诣大

  • 南枝寄

    源见“陆凯传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清宋琬《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宫梅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