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归:归附。亦作“就”、“附”、“趋”,义同。 富贵了,人们争相趋附他;贫贱了,人们争相离开他。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语出汉.应劭《风欲通义.穷通》:“孟尝君逐于齐,见反,谭子迎于澅曰:‘君怨齐大夫乎?’孟尝君曰:‘有’。谭子曰:‘夫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此物之必至而理之固然也,愿君勿怨。’”(按:《战国策.齐策四》作“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势有常趣,理有固然,富贵则人争附之,此势之常趣也;贫贱则人争去之,此理之固然也。”《后汉书.朱穆传.论》李贤注引蔡邕《正交论》:“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绝交游者有之。其论交也,曰:‘富贵则人争趣(趋)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猜你喜欢

  • 泥牛入海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潭州龙山和尚”:“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曰:‘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后因以此比喻一去不复返,杳无消息。元尹廷高《玉井杂唱》上《送无

  • 幽燕气

    唐.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古代国名,也可说指地名,在今河北及辽宁之一部分,此地民风慷慨豪壮,多信义之士。故“幽燕气”指北方慷慨豪爽、重信守义的气质、风格。后遂用为典实

  • 梅子真

    源见“吴市隐”。借指善卜的高人。唐方干《赠夏侯评事》诗:“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 言谈林薮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裴秀传》(卷三五):“乐广尝与頠(wěi)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原是形容晋时裴頠善谈玄理,像树林和湖泽一样幽深。后以“言谈林薮”

  • 图像麒麟

    《汉书.苏武传》:“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

  • 唯阿

    《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宋书.蔡兴宗传》:“率卫相去,唯阿之间。”唐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视予之仕,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词语唯阿】 

  • 书五车

    同“书富五车”。宋陆游《云门过何山》诗:“空将书五车,自诳腹十围。”

  • 东周梦

    同“东鲁梦周”。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员》诗:“西蜀《玄》方草,东周梦未衰。”

  • 大鱼吃小鱼

    汉刘向《说苑.指武》:“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后以“大鱼吃小鱼”比喻大欺小,强凌弱。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十四章:“李过想了想,说:‘看情形,黑虎星一定还害怕咱们在此地住久了,会对他大

  • 青镜孤鸾

    同“青鸾孤影”。明郑若庸《玉玦记.送行》:“青镜孤鸾愁舞影,书封雁足难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