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孟宗哭竹

孟宗哭竹

同“孟宗泣笋”。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脱出。”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六三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孝。母好食竹笋,宗入林中哀号,方冬,笋为之出,因以供养。时人以为孝感所至。”《艺文类聚》卷八十九亦引,文有不同。

【今译】 三国吴孟宗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喜好吃笋,冬时竹笋未生,孟宗无法寻得,不禁在竹林中悲哭,忽然之间,竹笋长出,得以供奉其母。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至孝感动的。

【释义】后以此典称扬人孝养父母。

【典形】 冬笋味、寒林笋出、孟宗哭竹、孝笋寒生。

【示例】

〔冬笋味〕 唐·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寒林笋出〕 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

〔孟宗哭竹〕 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郭巨埋子天恩降,孟宗哭竹天垂象。”

〔孝笋寒生〕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宫帷定策,殿柱书名,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猜你喜欢

  • 卜邻

    同“卜市邻”。唐杜甫《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宋王安石《送陈谔》诗:“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源见“孟母择邻”。谓贤母教子善择邻。唐杜甫《孟氏》

  • 井络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岷山之精,上为井络。”晋.刘渊林注:“《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井络,星宿名。精,灵气。井络星下临岷山之地,故使蜀地山川顿生灵气。后因用为咏

  • 三刖璞

    同“三献三刖”。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呼号三刖璞,慷慨五陵镳。”

  • 白马故人来

    源见“范张鸡黍”。借指为好友送葬。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四:“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青鸟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 王思怒蝇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曰:“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王思性情十分急躁。有一次写信,苍蝇落在

  • 髻珠

    《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语。指国王发髻的明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

  • 栗尾笔

    用栗鼠的尾毛做的一种名贵的毛笔。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蔡君谟既为余书《集古录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余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宋

  • 履藉

    同“履籍”。《金史.撒改传》:“穆宗履藉父兄趾业,锄除强梗不服己者,使撒改取马纪岭道攻阿疏。”【词语履藉】   汉语大词典:履藉

  • 湿红恨墨

    同“锦书封泪”。宋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词:“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 解悬

    源见“解民倒悬”。解救苦难。唐元稹《和乐天赠樊著作》:“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词语解悬】   汉语大词典:解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