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同小异

大同小异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后以“大同小异”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西胡风俗,大同小异。”


并列 大体一样,稍有差别。语本《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其他美国大学也~,哥伦比亚大学这年收费33296美元,比哈佛还高。”△用于比较。→相去无几 相去几何 不相上下 本同末异←→大相径庭 截然不同 天差地远 天壤之别 迥乎不同 天悬地隔


【词语大同小异】  成语:大同小异汉语词典:大同小异

猜你喜欢

  • 柱下史

    312 ① 周代藏书室的长官。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因以称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唐代李贤注引应劭曰:“老子为周柱下史,朝隐

  • 朱轓引鹿

    源见“白鹿随轩”。称颂地方官为政清明,必将升迁。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竹宇闻鸡,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

  • 坠绪

    《书.五子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孔传:“太康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谓行将断绝的皇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亦指行将灭绝的学说。唐韩愈《进学解》:“寻坠

  • 焚骨扬灰

    也作“焚尸扬灰”。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极端仇视。侯景(503-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原为北魏定州刺史,后归梁,不久又举兵叛梁。夺取建康(南京),攻陷台城(宫城),困

  • 阿戎可语

    源见“阿戎”。又《世说新语.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后因以“阿戎可语

  • 把薪助火

    比喻增加对方的力量或是助长事态的发展。《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刘备自从入川……其意甚是不善。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又有【泼油救火】。《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况其亲兄庞柔

  • 夜枕戈

    源见“祖鞭先著”。谓报国志坚心切。连横《闻歌》诗:“满腔热血半消磨,壮志犹存夜枕戈。”

  • 望玉关

    同“班超望返”。金元好问《送李参军北上》诗:“生男莫作班定远,万里驰书望玉关。”

  • 和羹梅

    源见“盐梅和鼎”。比喻大臣辅助君王综理国政。唐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诗:“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 王媚

    南朝 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后因以“王媚”指王献之书法。唐 窦臮《述书赋》:“皇矣文帝,天知正隶;举已达于纵横,攀王媚于紧细。”【词语王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