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夔怜蚿

夔怜蚿

庄子.秋水》:“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夔,一足兽。蚿,多足虫。怜,爱尚爱慕之意。夔以少足而企羡多足,故怜蚿;蚿以有足而羡无足,故怜蛇;蛇以微小而羡庞大,故怜风;风以暗而慕明,故怜目;目以外而慕内,故怜心。庄子认为:天地万万,各有不同,皆禀于自然天成,不必以己为短而羡人之长,听之任之,自合玄道。此正体现了庄周“无为”的思想。后因以“夔怜蚿”为以不足羡有余之典。

宋.黄庭坚《寺斋起睡二首》其一:“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


猜你喜欢

  • 明目达聪

    《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明目达聪”谓体察民情,听取民声。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夫明目达聪,务广闻见。”并列 聪,听觉灵敏。眼睛明亮,耳朵灵敏

  • 呕心镂骨

    同“呕心”。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与唐人‘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见“呕心沥血”。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李义山《咏柳

  • 匕鬯无惊

    同“匕鬯不惊”。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见“匕鬯不惊”。【词语匕鬯无惊】  成语:匕鬯无惊汉语大词典:匕鬯无惊

  • 杜宇之魄

    同“杜魄”。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 桂丛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楚辞.招隐士》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形容隐居地景色之幽静。后遂用为归隐居所之典。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

  • 扫除

    《礼记.曲礼下》:“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后以“扫除”指妾。宋黄庭坚《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知公家亦阙扫除,但有文君对相如。”任渊注:“扫除谓箕帚

  • 涂山女歌

    《吕氏春秋.音初》:“禹行水(注:原作“功”,从《文选.南都赋》注引改为“水”),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汉.赵晔

  • 龙蛇

    源见“赤帝子”。指刘邦和项羽。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刘开扬笺注:“龙蛇喻刘 项。‘霸王’之‘王’读去声。”源见“龙蛰蠖屈”。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

  • 袁宏夜吟

    源见“咏史船”。谓才华受到名人赏识。唐张祜《投苏州卢郎中》诗:“犹思谢尚经牛渚,曾听袁宏一夜吟。”

  • 姜桂之性

    生姜与肉桂,其味愈老愈辛辣,比喻年老愈益刚直之人。宋代晏敦复反对秦桧和议,对秦桧说:“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见《宋史.晏敦复传》。【词语姜桂之性】  成语:姜桂之性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