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

指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条约。公元前700年,楚武王出兵伐绞。大兵压境,绞国士兵坚守城邑,闭门不出。楚国大夫屈瑕建议,绞国地小而其人民性情急躁,急躁就少谋。请对我们打柴的人不要加以干涉以此来引诱他们上当。楚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一举打败绞军,逼迫绞国在城下签订了屈辱的条约。

【出典】: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例句】:

左传·宣公十五年》:“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元·托托《宋史·寇准传》:“(王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偏正 敌军兵临城下时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约。明·刘基《春秋明经·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诸侯盟于扈》:“今以孤军攻之,而城郭失其守,甲兵失其卫。使蔡侯泥首受罪,以为~。谓晋师不强而若此乎?”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清·严复《论南昌教案》:“道咸之际,海禁未开,疆吏不达外情,交涉动至决裂,~,有金陵、天津诸条约。”△用于盟约。也作“城下之辱”。


【词语城下之盟】  成语:城下之盟汉语词典:城下之盟

猜你喜欢

  • 望子

    旧时酒店的布招子,即酒帘,俗称幌子。《广韵》:“帘:青帘,酒家望子。”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前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

  • 学颦眉

    同“学捧心”。晋戴逵《放达为非道论》:“美西施而学其颦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 凿坏

    同“凿坏而遁”。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今日徒招隐,终知异凿坏。”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难道凿坏绝踵,好逞飞骢。早令坛上推韩信,行间识吕蒙。”【词语凿坏】   汉语大词典:

  • 不赞一辞

    指出于推托等原因而一句话也没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见“不能赞一辞”。《官场现形记》58回:“李大人看了~,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词语不赞一

  • 飞凫仙令

    同“飞舄王乔”。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清 丘逢甲《黄子惠曾由沪上同舟至直沽一别十年矣》诗:“飞凫仙令循良治,戎马书生汗漫游。”

  • 公干沉绵

    借指久病他乡。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参见:○刘桢病

  • 谁无父母

    哪一个人没有父母? 意谓人人皆有孝敬父母之心。语出《诗.小雅.沔水》:“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 卑以自牧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颖达正义:“牧,养也。解‘谦谦君子’之义,恒以谦卑自养其德也。”后以卑以自牧指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亦作“卑己自牧”。《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一回:“各亲王等

  • 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

    长安:汉唐旧都,即今陕西西安市。九逵:四通八达的大道。 在京都长安的大路上,青青的槐树夹道栽植,绿荫满地。 形容长安市容绿化之美。语出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冯天瑜

  • 西山爽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例应)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板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王微之身为参军,却不愿理事,桓冲促其料理,王傲然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