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学》:“文帝(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一作“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
源见“南陔”。指孝子。宋王禹偁《送赵令公西京留守》诗:“趋庭采兰子,投刺茹芝翁。”【词语采兰子】 汉语大词典:采兰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苏轼)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古人以红白区分酒的质地:酒红则浊,为劣酒;酒白则清,为良酒。苏轼从被贬的南
南朝齐废帝萧宝卷昏淫,曾命以金叶莲花贴地,让潘妃在上面行走,称“步步生蓬花”。《南史.齐东昏侯纪》:“又凿金为莲花以帖(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参见“莲步”条。主谓 南齐东昏侯
同“折臂三公”。清张问陶《宣沟晓发覆车》诗:“回车陇坂空怀古,折臂公卿那到吾?”
源见“跕鸢”。指环境险恶。宋乐雷发《昭陵陂马伏波庙》诗:“堕水跕鸢无处问,滩头斜照晒鸬鹚。”
同“林宗巾”。清尤侗《愁霖》诗:“踵决阮孚屐,角折林宗帽。”
同“折腰步”。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词语折步】 汉语大词典:折步
同“牵丝”。清蒲松龄《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应于金貂珥叶,牵彩线以乘龙;宜向银屋红泥,望锦屏而射雀。”
源见“鸤鸠之仁”。比喻一视同仁。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主谓 子女众多,父亲抚育他们而能公平如一。语本《诗经·曹风·鸬鸠》:“鸬鸠在桑,其子七兮。”三国魏·曹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