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盘而食

同盘而食

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形容兄弟间亲密和睦。本于北魏杨椿家事。杨椿,字延寿,本字仲考,太和年中与兄长同蒙高祖赐名而改,恒农(今河南灵宝)人,连仕高祖、显祖、庄帝三朝,累官至司徒、太保、侍中。庄帝朝,椿频频上书请放归,帝下诏允椿乘安车、驾驷马,又令所在郡县时时按礼问安。临行时羽林卫送,文武百官在城西饯别,上路前,椿告诫他儿子说:“我家虽为富室,我却牢记当年祖辈约束我伯父叔父的话:‘果能富贵,也不要积金一斤、彩帛百匹以上,不要与豪势之家通婚。’如今,你们的服饰渐趋华美,我们这辈人的恭俭之德,也已不如上代。然而我们弟兄八人,如在家中必同盘而食,如有人暂出未归,必等他回来共食。现八人中仅存三人,更不忍相别了,只愿我弟兄一世能不异居,不分财,这些你们都已眼见,并非虚情。如你们兄弟中,以后有独食的,就又不如我这一辈了……你们若能谨记我这些言语,不仅今后仍能振兴家业,百年之后,也将了无遗恨呀!”

【出典】:

魏书》卷58《杨椿传》1289页:“椿临行,诫子孙曰:‘今汝等……恭俭之德,渐不如上世也。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别食也。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此又不如吾等一世也。’”


偏正 在同一个盘子里吃饭。形容兄弟友爱和睦。《魏书·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褒义。多用于赞美手足情谊。 →伯歌季舞 ↔尺布斗粟


【词语同盘而食】  成语:同盘而食汉语词典:同盘而食

猜你喜欢

  • 龟酬孔

    源见“龟顾”。谓感恩施报。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诗:“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 放生

    释放小动物(指羽毛鳞甲各类动物),以积恩德。佛教戒杀,常于寺院置放生池,放释鱼类。《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日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思也。’”清代赵

  • 羽仪

    同“鸿渐之仪”。《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成帝时,班況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唐韩愈《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

  • 醉乡游

    源见“无功乡”。指饮酒至醉的境界。唐聂夷中《饮酒乐》诗:“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 泰斗

    同“泰山北斗”。《文明小史》二三回:“有个湖南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出洋游学,听说这位抚台是新学界的泰斗,特特的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词语泰斗】   汉语大词典:泰斗

  • 今月古月

    唐代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意思是月亮古今相同,而人事变化无常。并列 天上的月亮一样照着今人和古人。比喻世间的人情世故变化很大。语本唐·

  • 王祖师度马半仙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凤子》杂剧第一折述全真教七真人之一马钰自叙身世:“贫道祖居宁海,莱阳人也。俗姓马,名从义,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钱财过万倍之余,田宅有半州之盛。家传秘行,世积阴功。初蒙祖师(指全

  • 寒谷纳白驹

    源见“白驹空谷”。喻贤士隐居山野。三国 魏 郭遐周《赠嵇康》诗:“岩穴隐傅说,寒谷纳白驹。”寒谷,一本作“空谷”。

  • 亭亭独立

    见“亭亭玉立”。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鄱阳女)至今犹自颜如花,~青莲下。”

  • 年方伯玉

    源见“蘧瑗知非”。指年龄刚到五十岁。唐刘禹锡《答柳子厚》诗:“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