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唐朝李林甫为人口有蜜,腹有剑,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

后以此形容嘴甜心毒,阴险狡诈。

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并列 嘴上有蜜,肚里藏剑。比喻嘴甜心毒,形容狡诈阴险。语本《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廖辉英《爱情良民》:“这畏葸小人,一向~,能瞒的他绝不说实话;他大概老早就想甩她了,只是苦无机会,偏偏她自己跑来撞见。”△贬义。用于描写阴险狡诈的人。→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佛口蛇心 嘴甜心毒 心狠面善 ↔心慈手软 表里一致。 也作“蜜口剑腹”。


解释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隐藏着害人的刀剑之心。比喻嘴甜心毒,用来形容口是心非、阴险狡猾的伪君子。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运亨通,但他为人阴险狡诈,嫉妒贤能,表面和善,心底却不善良。等他做了宰相后,对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业绩超过自己的,还有那些被皇帝厚待,势力地位即将接近自己的,就一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陷害他们。他尤其嫉妒文人学士,惯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假装与人家关系友善,表面上说一些好听的话,背地里却施计陷害。时间久了,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伪善面目,于是说他“嘴里是蜜,心里是剑”。

近义口是心非

反义表里如一

例句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词语口蜜腹剑】  成语:口蜜腹剑汉语词典:口蜜腹剑

猜你喜欢

  • 登墙女

    源见“东墙窥宋”。指多情美女。闽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 黄河誓

    源见“河山带砺”。指汉代封爵之誓。谓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唐崔融《塞垣行》:“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 化履

    源见“卢耽鹤”。形容幻化成仙鹤。唐武三思《仙鹤篇》:“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

  • 随计吏

    《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唐.颜师古注:“买臣身自充卒,而与计吏将重车也。载衣食具曰重车。”西汉文士朱买臣

  • 悲素丝

    同“悲丝染”。唐李白《古风》之五九:“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词语悲素丝】   汉语大词典:悲素丝

  • 任钓

    同“任公钓东海”。明汤显祖《牡丹亭.道觋》:“怕了他暗地虎布射辽丸,则守着寒水鱼钧巧任钓。”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之五:“侯鲭染指渐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 瓦窑

    清.褚人获《坚瓠集》:“无锡邹光大连年生女,俱招翟永龄饮。翟作诗曰:‘去岁相招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召;作诗上覆邹光大,令正原来是瓦窑。’”《诗经.小雅.斯干》称生女孩后,使之“弄瓦”,即让她玩纺砖,以

  • 秉烛

    同“秉烛夜游”。唐孟浩然《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词语秉烛】   汉语大词典:秉烛

  • 闻猿沾裳

    《世说新语.黜免》梁.刘孝标注引《荆州记》曰:“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一段状写长江三峡景色的妙

  • 破巢余卵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明 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亦作“破巢完卵”。清 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偏正 巢破了剩下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