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梯之言

去梯之言

用以比喻发自肺腑之言,或机密重要的计策、谋划。刘表有两个儿子,因听信后妻之言,喜爱少子刘琮,厌恶长子刘琦。刘琦为此忐忑不安。适值刘备、诸葛亮寓居新野,刘琦问安身之计于诸葛亮,屡遭拒绝。于是便带他一起游赏后园,登上高楼,派人把楼梯抽去,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在此楼上,上不挨着天,下不挨着地,话从你的口中说出来,进到我的耳朵里,这样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开导他说:“你不明白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被杀,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反而很安全吗?”刘琦听了终于悟出其意,于是暗中策划如何外出领兵,后出任江夏太守。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4页:“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例句】:

宋书·蔡兴宗传》:“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宜详其祸福。”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偏正 上楼后拿掉楼梯说话。形容极为机密的话。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言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词语去梯之言】  成语:去梯之言汉语词典:去梯之言

猜你喜欢

  • 风流荀令

    源见“荀令香”。对荀彧的美称。南朝 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

  • 俶载

    《诗.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朱熹集传:“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既耕而播之。”后以“俶载”指农事伊始。南朝 宋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词语俶载

  • 任子钓

    源见“钓东海”。泛指渔人垂钓。宋刘过《发舟》诗:“青竹闲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 三思而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谓反复思考,然后行动。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见“三思而后行”。《水浒传》67回:“林冲谏道:‘兄长,

  • 洛浦惊鸿

    源见“洛神”。指体态轻盈姿容姣好的美女。明徐渭《玉簪》诗:“洛浦惊鸿别,高唐暮雨归。”

  • 巫峡雨

    同“巫山云雨”。元 吉雅谟丁《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诗:“枕上不迷巫峡雨,床头常对剡溪云。”【词语巫峡雨】   汉语大词典:巫峡雨

  • 魂压怒涛

    源见“伍胥潮”。称颂子胥忠心赤胆,至死不渝。明高启《谒伍相祠》诗:“魂压怒涛翻白浪,剑埋冤血起腥风。”【词语魂压怒涛】  成语:魂压怒涛汉语大词典:魂压怒涛

  • 木罂缻渡军

    木罂缻(yīngfǒu英否):木制之盆瓮,用来缚在身上渡河。罂:小口大腹之盛酒器;缻:同“缶”,小口大肚子之盛酒瓦器。此典指韩信用木制盆瓮渡汉军过河,打败魏王豹军队。后以此典比喻军队以简易工具渡河,出

  • 不易一字

    落笔不改一字。形容才思精敏,作文有如宿构。《新唐书.王勃传》:“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授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述宾 易,改换,不更改一个字。《新唐书·王勃

  • 燕说

    同“燕相说郢书”。清赵翼《放言》诗:“齐谐难尽诬,燕说岂徒诡。”【词语燕说】   汉语大词典: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