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指越王句(gōu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屈膝称臣求和,睡柴草、尝苦胆,艰苦自励,愤发图强,立志雪耻复国。后以此典比喻自励、图强,以成就事业。吴王赦免了越王,越王句践返回国内,于是勤劳受苦,焦虑忧思,悬挂苦胆在自己座位旁边,坐着或躺着都仰望着面前的苦胆,喝水吃饭也要尝尝苦胆汁。他常常提醒自己说:“你忘了在会(guì贵)稽山(今浙江中部)失败后所受之耻辱吗?”句践亲自耕种田地,他的夫人亲自纺纱织布,吃饭不增加两种肉食,穿衣不穿两层华丽衣服,放下架子谦恭地对待贤德有才之人,优厚地接待宾客,救济穷人,悼念死者,和百姓同劳共苦。经过休养生聚,越国由弱变强,最后打败吴国,吴王夫差羞愧自杀。越国又成为当时的一霸。此典又作“尝胆”、“会稽耻”、“句践胆”、“尝胆卧薪”。

【出典】:

史记》卷41《越王句践世家》1742页:“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rǔ乳,通“汝”,你)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衣不重(chóng虫,重复)彩,折节(降低身份)下(屈己尊人)贤人,厚遇宾客,振(同“赈”,救济)贫吊死(悼念死者),与百姓同其劳。”

【例句】:

唐·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唐·于濆《经馆娃宫》:“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自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 宋·刘克庄《春夜温五言》诗之十七:“图霸卧薪尝胆,为农拾穗行歌。”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 元·脱脱等撰《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列位大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 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世。” 明·无名氏《鸣凤记·南北分别》:“小弟此去,敢不卧薪尝胆,他日南还,共建大业,岂非至愿乎。”


见“尝胆卧薪”。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典源】《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 (gou) 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 (汝) 忘会 (kuai)稽之耻邪?’”《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今译】 春秋时吴、越发生战争,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句 (一作“勾”)践忍辱求和。后来句践被放回越国,日夜思虑复仇,以苦行激励自己。把苦胆放在坐位旁,坐卧都要看一下胆,饮食也要先尝一下胆 (一说把苦胆挂在门边,出入都要尝一下),对自己说:“你忘了会稽之耻吗?”困了用辣的蓼草来刺激眼睛,脚冷了反而泡在水里。冬天经常抱着冰,夏天手里拿着火把,这样来磨砺自己。后来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仇。卧薪事不知所出,最早见于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后遂将二者连用。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耻; 或以“会稽耻”借指亡国之耻。

【典形】 抱冰、尝胆、勾践胆、会稽耻、眠薪、握火、卧薪、薪胆、勾践饮胆、越王尝胆。

【示例】

〔抱冰〕唐·元稹《冬白纻》:“近王之臣谕王意,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尝胆〕 唐·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勾践胆〕 唐·于濆《经馆娃宫》:“勾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会稽耻〕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眠薪〕 清·孔尚任《桃花扇》:“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

〔握火〕 宋·刘筠《与客启明》:“垂天借喻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卧薪〕 清·庞鸣《吴宫词》:“台畔卧薪台上舞,可知同是不眠人。”

〔薪胆〕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咱只为父仇未报常薪胆,他便把那人头一剑手分花。”


【词语卧薪尝胆】  成语:卧薪尝胆汉语词典:卧薪尝胆

猜你喜欢

  • 修月斧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用以修理月亮的仙斧、神斧。元 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典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

  • 稷下先生

    战国齐威宣王时,学者多集于稷下,故称“稷下先生”。稷下: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髠、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词

  • 尚书期

    期:约会:西汉陈遵任侠仗义,嗜酒好客。每在家中设宴,等宾客满堂后,就把大门关死,把客人所乘车的车辖投入井中,让客人死心塌地地痛饮尽欢。客人有急事,也无法脱身。一次,有位部刺史上朝奏事,路过陈遵家拜访,

  • 朱槛

    同“朱云折槛”。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词语朱槛】   汉语大词典:朱槛

  • 不惊鸥

    源见“鸥鹭忘机”。喻无机心俗念。宋张孝祥《浣溪沙》词:“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

  • 卧南阳

    同“南阳高卧”。唐杜甫《武侯庙》诗:“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 宠鹤

    源见“乘轩鹤”。喻指受帝王宠爱而滥居禄位者。唐高適《赠别王十七管记》诗:“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词语宠鹤】   汉语大词典:宠鹤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群音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见“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群音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图里,~难躲

  • 水剩山残

    源见“残山剩水”。指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清无名氏《指南梦》第九曲:“叹息长江天堑,水剩山残。”见“残山剩水”。清·无名氏《指南梦》9曲:“叹息长江天堑,~。”【词语水剩山残】  成语:水剩山残汉

  • 扑满赠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公孙宏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尚为贤良,国人邹长倩……赠以……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麤(cū不精,通“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