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阳高卧

南阳高卧

源见“卧龙”。指诸葛亮隐居待时。明万寿祺《赠胡彦远》诗:“南阳高卧真名士,东汉馀生旧党人。”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又引《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

【今译】诸葛亮字孔明,家世本琅邪阳都人,汉末隐居于南阳隆中,耕作为业,喜欢吟诵《粱父吟》。身长八尺,常将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但当时很少有人推重他。只有崔州平,徐庶等与他为友,知道他的才能。几人常一起游学,其他人都对书策精通熟读,只有诸葛亮只了解其大意。每天早晨晚上闲暇之时,便抱膝长啸。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去见,对刘备说:“有位诸葛孔明,是人中的卧龙,您不想见见他吗?”刘备说:“请您与他一起来吧。”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怀有治世才干,待时而起; 也以“卧龙”等指这样的人。

【典形】 长抱膝、伏龙高卧、琅邪人、梁甫卧龙、梁甫吟、梁父吟、南阳高卧、起卧龙、卧龙、卧龙才、卧龙诸葛、卧南阳、吟龙、卧龙公、南阳龙卧、长吟抱膝、悲吟梁父、高吟梁甫、抱膝意、久卧龙。

【示例】

〔长抱膝〕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讵知长抱膝,徒为梁父吟。”

〔伏龙高卧〕 明·杨慎《六州歌头·吊诸葛》:“伏龙高卧,三顾起隆中。割宇宙,分星宿; 借江东,祝春风。”

〔琅邪人〕 唐·李白《邺中赠王大》:“耻学琅邪人,龙蟠事躬耕。”

〔梁甫卧龙〕 唐·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梁甫吟〕 唐·杜甫《登楼》:“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梁父吟〕 宋·萧豳 《题汪水云诗卷》:“广陵散在斜阳远,梁父吟成昨雨收。”

〔南阳高卧〕 明·万寿祺《赠胡彦远》:“南阳高卧真名士,东汉余生旧党人。”

〔起卧龙〕 宋·杨亿《成都》:“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

〔卧龙〕 唐·高适《三君咏·魏郑公》:“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卧龙诸葛〕 宋·辛弃疾《贺新凉·寄同甫》:“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卧南阳〕 唐·杜甫《武侯庙》:“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吟龙〕 唐·罗隐《送淮南李司空朝觐》:“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猜你喜欢

  • 汉庭曳履

    源见“郑履”。谓在宫中拖鞋从容而行。指朝廷诤谏重臣。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汲县勒铭,方依崔瑗;汉庭曳履,犹忆郑崇。”【词语汉庭曳履】   汉语大词典:汉庭曳履

  • 饮霞

    源见“流霞”。谓饮美酒。唐孟郊《招文士饮》诗:“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词语饮霞】   汉语大词典:饮霞

  • 业绍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的事业。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词语业绍箕裘】  成语:业绍箕裘

  • 班超投笔

    同“投笔从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清黄遵宪《过安南西贡有感》诗:“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

  • 庄周打骷髅

    战国庄周《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檄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

  • 斗印

    同“金印如斗”。金 刘中《冷岩公柳溪》诗:“斗印轻抛系肘金,故园风物动归心。”【词语斗印】   汉语大词典:斗印

  • 尸乡

    源见“祝鸡翁”。借指隐者之所居。清钱谦益《蔚村温如陈翁八十寿序》:“蔚村荒寒寂寞,蓬蒿不剪,翁诛茅卜居,以是为尸乡 畏垒。”【词语尸乡】   汉语大词典:尸乡

  • 柯烂归来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世事变迁。宋张炎《风入松》词:“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 金弹

    同“金丸”。唐李商隐《富平少侯》诗:“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宋王千秋《浣溪沙.焦油》词:“金弹玲珑今夕是,鳌山缥缈昔游非。马行遗老想沾衣。”【词语金弹】   汉语大词典:金弹

  • 躬逢盛事

    见“躬逢其盛”。【词语躬逢盛事】  成语:躬逢盛事汉语大词典:躬逢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