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汉代司马迁曾称赞有的士人即使画地为牢也决不进入,借以表述他决不屈节受辱的心志。后遂用作喻指囚禁之辱的典故。
同“藜阁火”。清 素泯主人《十醋记.醉荐》:“谁说藜辉高万丈,这乌纱未经胪昌。”
源见“青乌”。传说中古代堪舆家,或说黄帝时人,或说秦 汉时人。《广韵.平青》引汉应劭《风俗通》:“汉有青乌子,善数术。”唐柳宗元《伯祖赵郡李夫人墓志铭》:“子孙百代承灵祉,谁之言者青乌子。”【词语青乌
源见“伯牙鼓琴”。借指高妙的琴曲。表示知己者心心相印。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亦用以表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
源见“羊裘钓”。指富春山的东、西二钓台,传说为东汉严光隐居钓鱼处。唐方干《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诗:“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原注:“严光钓台渚有东西台。”后多借指高士隐居之处。元 杨维祯《
源见“郑公风”。喻指乘船顺风。宋陆游《小雨泛镜湖》诗:“龙化庙梁飞白雨,鹤收仙箭下青芜。”【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得志,多指科举中式。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诗:“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源见“岩下电”。形容人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宋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诗:“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捻剑。”
源见“画龙点睛”。谓画龙点睛后冲破墙壁腾空飞去。比喻打破现状,大展宏图。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词语破壁】 汉语大词典:破壁
《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溢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