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删繁就简

删繁就简

删:除去。就:接近;趋向。指删去繁杂部分,趋向简明扼要。 王鸿绪(1645-1723年),初名度心,字季友(一作秀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江南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总纂《明史》,聘史学家万斯同核定史稿。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罢官,把全稿加以删改,编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称为己作,进呈清廷。此事至晚清始为魏源等揭露。王鸿绪曾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上奏说:我以前曾在翰林院任馆职,奉皇上命令担任编写《明史》总裁官,同汤斌(翰林院侍讲)、徐乾学(内阁学士)、叶方霭(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互相参考修订,仅仅写成几卷。等到我回原籍多年,又有皇上恩召来京重新编写史书,然而以前撰写编辑多人很少还有活着的。只有大学士(赞理机务,兼尚书及殿阁衔)张玉书为监修,尚书陈廷敬为总裁,各自负责专门一类的编纂:张玉书负责记载典章制度的《志》,陈廷敬负责帝王传记的《本纪》,我负责一般人物传记的《列传》。因为我原来官衔俸禄,比起张玉书、陈廷敬来较有空暇时间,所以就删去繁杂部分,趋向简明扼要。修改差错,订正误漏。

【出典】:

清史稿》卷271《王鸿绪传》10013页:“(康熙)五十三年,疏言:‘臣旧居馆职(清称在翰林院、詹事府任职者),奉命为《明史》总裁官(总领写书官),与汤斌、徐乾学、叶方霭互相参订,仅成数卷。及臣回籍多年,恩召重领史局,而前此纂辑诸臣,罕有存者。惟大学士张玉书为监修,尚书陈廷敬为总裁,各专一类:玉书任《志》,廷敬任《本纪》,臣任《列传》。因臣原衔食俸,比二臣得有余暇,删繁就简,正谬订讹。’”

【例句】:

清·郑燮《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李汝珍《镜花缘》89回:“青钿道:‘都像这样,却也不难,大约删繁就简,只消八百韵也就够了,——就只可惜韵书无此宽韵。’”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本论乃辑英人英格廉、意人科莎、日人井上辰九郎三氏所著之生计学史,而删繁就简,时参考他书以补缀之。”


连动 删去繁杂的,改为简洁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如孔子退修六籍,~,开示来学。”清·郑燮《楹联》:“~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用于描写写作。也作“删芜就简”、“芟繁就简”。


【词语删繁就简】  成语:删繁就简汉语词典:删繁就简

猜你喜欢

  • 一笴下聊城

    同“一箭下聊城”。笴,代指箭。清文廷式《翠楼呤.岁暮江湖》词:“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

  • 束皙祷雨

    《晋书.束皙传》:“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束广之后也。……太康中(太康,晋武帝年号),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

  • 汉武横汾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秋风辞〉》题解引《汉武帝故事》:“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辞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句。后以

  • 婿玉翁冰

    源见“冰清玉润”。美称翁婿。宋仲并《好事近.宴客》词:“婿玉翁冰相映,看紫薇花发。”

  • 足音跫然

    以步履的声音比喻难得的来客。跫( ㄑㄩㄥˊ qióng 穷)然:脚步声。《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咳其侧者乎!”柱:塞。踉:

  • 蔡女没胡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董祀妻……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

  • 连理

    同“连理枝”。《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玉郎一人之外,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词语连理】   汉语大词典:连理

  • 直须还他第一

    《太平广记》卷二〇一载:唐沈佺期以工诗著称,燕国公张说(音yuè)尝谓之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张说语意是说,沈佺期的诗写得极好,旁人不能胜过他,只能以他为第一。后因用为赞人文才出众,压倒一切

  • 鸿鹤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后因以“鸿鹤”为隐居、出家或

  • 刀镮信

    源见“大刀头”。喻回家的信息。清尤侗《秣陵游归人传已死漫引坡句自解并示家人》诗:“烽火连天家万里,刀镮信断梦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