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攀柏”。指悼念亡亲。清李邺嗣《杂哭》诗之十二:“十载王裒泪,重沾柏叶新。”
源见“方瞳翁”。指得道长寿。唐李端《樵歌呈郑锡司空文明》:“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
同“翟公庭户”。清钱谦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州里之间,栾公之社,翟公之门,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词语翟公之门】 汉语大词典:翟公之门
源见“锦囊三矢”。指出征复仇。清朱彝尊《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词:“前驱囊矢日,三垂冈上,置酒临风。”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麻烦地方官。唐方干《送赵明府还北》诗:“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同“泥封函谷”。清曹贞吉《百字令》:“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同“月下老人”。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婚姻男女本由天,岂不闻月下老之事乎?千里姻缘着线牵。”见“月下老人”。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婚姻男女本由天。岂不闻~之事乎? 千里姻缘着线牵。”【词
源见“盐梅和鼎”、“傅说霖”。指担任宰辅重臣。宋李纲《苏武令》词:“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宋苏轼《谷庵铭》:“堂
同“苏武看羊”。元 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叹苏卿牧羝,笑刘琨听鸡,睡不足三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