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康字元将,亦京兆人。……端(韦端,韦康父)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东汉末,韦端自凉州牧征为太仆,其子韦康代父继任为凉州刺史。后因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
“斯干”为《诗.小雅》篇名,小序谓是歌颂周宣王从俭建筑宫舍。后用为俭约宫室之典。《文选.张衡〈东京赋〉》:“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注:“《斯干》,谓周宣王俭宫室之诗也。今汉光武改西京奢华而
策:策问。拆阅策问的试题为“发问”。《汉书.公孙弘传》:“于是上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后亦称应付所发出的问题为“发策”。【词语发策】 汉语大词典:发策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此当指规律、事理)。”玉不经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修养,不会成为有用之材。后因以“玉不琢,不成器”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方能成就人才。汉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欲为汉高祖立朝仪,“遂与所征三十人(鲁诸生)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肄月余始成。司马贞索隐引韦昭云:“引绳为绵,立表为蕞。”又引贾逵云:“束茅
戢:收敛。 战争像火一样,如果不加控制,就连自己也会被烧死。 多用作戒人不要玩弄战火之辞。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汉书.武五子传.赞》:“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不一
源见“绝麟”。指《春秋》。唐李商隐《贺相国汝南公启》:“仲尼麟史,不令游 夏措辞。”【词语麟史】 汉语大词典:麟史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泪妆》:“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颊,相号为泪妆。”《宋史.五行志三》:“理宗朝,宫妃……粉点眼角,名泪妆。”后以“泪妆”指宫妆之一。【词语泪妆】 汉语大词典:泪妆
《史记.平原君列传》:“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