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英书

猜你喜欢

  • 车笠盟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乘车,乘马;戴笠,步行;一富贵,一贫贱,

  • 人忧杞国天

    源见“杞人忧天”。指无端忧虑,庸人自扰。清沈元沧《夜雨与友人感赋》诗:“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

  • 蚊眉

    源见“鹪巢蚊睫”。蚊子的眉毛。比喻极小的地方。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蟭螟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词语蚊眉】   汉语大词典:蚊眉

  • 潘安果

    同“潘车盈果”。清李渔《赠王钦衷解元》诗:“六桥惯醉归来晚,载得潘安果一车。”

  • 邯郸之梦

    一作“黄粱梦”。表现人生荣辱盛衰如梦的思想。唐代李泌《枕中记》:“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于邯郸邸舍中值少年卢生,自叹其困,翁操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生于寐中,娶清河崔氏女,举进士,登甲

  • 计然策

    同“计然之策”。宋刘攽《送江叔寺丞弃官归江州》诗:“还将计然策,江上依扁舟。”【词语计然策】   汉语大词典:计然策

  • 以意为之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必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陈澔集说:“非意之,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后以“以意为之”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

  • 前覆后戒

    见“前车覆,后车戒”。【词语前覆后戒】  成语:前覆后戒汉语大词典:前覆后戒

  • 言有尽而意无穷

    指说话或诗文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语出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旧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即使是圣人对问题经过缜密考虑,也还会出现差错。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乌知圣人千虑,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