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里雾

五里雾

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好道术,能为五里雾。后华山南有公超雾市(查阅后汉书、解释之)。旧以此用为神仙法术,或堕入迷惘之中的典故,常说“如堕五里雾中”。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四《镜槛》诗:“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

幼学琼林》卷一:“束先生精神毕至,可祷三日之霖(见束皙祷雨);张道士法术颇神,能作五里之雾。”


【典源】《艺文类聚》卷二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河南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作三里雾,自以不如楷,往以学之。”《后汉书·张楷传》亦载。

【今译】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在华阴山中。他有道术,能使五里地方圆的地方起雾。裴优也能制造三里的雾,认为自己道术不如张楷,前往向张学习。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扑朔迷离、难窥真相的事物; 也用以形容雾。

【典形】 公超旧谷、公超雾、华阴学雾、五里公超雾、五里雾、张楷雾、作雾楷、张超迷离雾、五里无因雾、五里仙雾、三里雾、雾迷三里。

【示例】

〔公超旧谷〕 明·袁宏道《华顶示同游樗道人》:“公超旧谷犹疑雾,方朔前生解役雷。”

〔公超雾〕 宋·陈与义《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华阴学雾〕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五里公超雾〕 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它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五里雾〕 宋·钱惟演《致斋太一宫》:“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

〔张楷雾〕 宋·文同 《华山》:“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作雾楷〕 宋·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词语五里雾】  成语:五里雾汉语词典:五里雾

猜你喜欢

  • 彭殇

    源见“庄叟彭殇”。喻寿夭。慨叹人生寿夭都属虚幻。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唐杜牧《郡斋独酌》诗:“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词语彭殇】   汉语大词典:彭殇

  • 千里眼

    《魏书.杨播传.附杨逸》:“逸为政爱人,尤憎豪猾,广设耳目。其兵吏出使下邑,皆自持粮。人或为设食者,虽仕闇(同暗)室,终不进。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北魏.杨逸任光州刺史时,廉政爱民,憎恨属员巧

  • 寻河取石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汉张骞奉命寻河源带回支机石。唐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买地铺金曾作埒,寻河取石旧支机。”

  • 鹿门

    源见“鹿门采药”。鹿门山的省称,在湖北 襄阳。东汉庞德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宋苏轼《和陶贫士》之七:“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词语鹿门】   汉语大词典:鹿门

  • 枯槁士

    《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成玄英疏:“食杼衣褐,形容憔悴,留心寝宿,唯在声名也。”后以“枯槁士”谓隐逸之士。唐高適《效古赠崔二》诗:“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词语枯槁士】 

  • 使船如使马

    晋.崔豹《古今注》下卷《杂注》第七:“孙权时名舸为赤马,言如马之走陆也,又以船名驰马。”三国时,孙权以舟行喻奔马,故以各类船只命名为赤马、驰马之称。后因用“使船如使马”指南人惯使舟行水中之典。宋.柯茂

  • 魂傍要离

    《后汉书.梁鸿传》载:东汉梁鸿字伯鸾,为避世高士,“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旁。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后因以“魂傍要离”为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清王士禛《挽姜贞毅先生》诗:

  • 十里珠帘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九:“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结珠为帘,垂五色玉珮,风至铿锵,和鸣清雅。”唐代杜牧《赠别》:“娉娉袅袅

  • 班姬辞辇

    班姬:西汉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受到成帝的宠幸。汉成帝刘鳌有一次驾辇车到后宫去游玩,想让班倢伃坐到自己车上。班倢伃拒绝上车,说:“我看古代图画,圣

  • 踰墙避命

    晋人段干木越墙逃去,躲避魏文侯征召的命令。《后汉书.桥玄传论》:“昔段干木喻墙而避文侯之命。”段干木:战国晋人,后居于魏,战国时高士,守道不仕,魏文侯造访其家,他踰墙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