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噫歌

五噫歌

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 鲁之间。”“五噫歌”原为诗歌篇名。今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故称。噫,叹词。诗中表达对最高统治者奢侈的愤慨和对人民劬劳的同情。后用为慨叹国事、批评朝政之典。宋李纲《江城子》词:“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沈石厉《月旦》诗之三:“昔诵梁家《五噫歌》,桂姜品性百年无。”


【典源】 《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 (梁鸿)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

【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是隐居的高士,娶孟光为妻后,过了一段时间,孟光说:“常听说夫子想要隐居避患,现在为什么不提这事?难道要低头屈从了吗?”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入霸陵山中隐居,男耕女织为生,读书弹琴来自娱。梁鸿仰慕前世的高士,为汉初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后东行出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五噫之歌》:“登上北芒山啊,噫! 回头眺望帝京啊,噫! 宫殿崔嵬啊,噫! 百姓多么辛劳,噫! 辽阔广远啊,噫!”汉帝听到后很不高兴,搜寻梁鸿不得。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隐退离去。

【典形】 伯鸾歌、赋五噫、览帝京、五噫、五噫处士、五噫鸾、五噫逐梁鸿、五噫归赋。

【示例】

〔伯鸾歌〕 金·元好问 《出都》:“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赋五噫〕 宋·陆游《秋思》之二:“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览帝京〕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鸿以抗节遐征,览帝京而有作。”

〔五噫〕 唐·李白 《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五噫处士〕 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之二:“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夸。”

〔五噫鸾〕 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


【词语五噫歌】   汉语词典:五噫歌

猜你喜欢

  • 安足不成蛇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办事凭主观强求不会成功。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之二:“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 祢生词赋

    源见“文不加点”。称誉人文思敏捷,词采华丽。唐罗隐《西京道中》诗:“祢生词赋抛江夏,汉祖精神忆沛中。”

  • 桑弧蒿矢

    同“悬弧射矢”。蒿,蓬蒿。《后汉书.刘昆传》:“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见“桑弧蓬矢”。《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以射菟首。

  • 泛宅船

    同“泛宅浮家”。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诗:“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 庙似桐乡

    源见“桐乡归葬”。称誉地方官有德政,受民爱戴祭奠。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 提腹为婚

    参见:指腹为亲

  • 王猷访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明杨慎《浣溪沙.雪中萧东渟至》诗:“仙家幻作玉楼台,王猷访戴棹休回。”

  • 耕御路

    即将亡国的预兆。《晋书.五行志》“太和末,童谣曰:‘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及海西公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遂如谣言。”

  • 椒花筵

    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正月之旦,进酒降神毕,全家无大小次座先祖之前。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举白。”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

  • 芝艾同焚

    见“芝艾并焚”。【词语芝艾同焚】  成语:芝艾同焚汉语大词典:芝艾同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