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诺

二诺

随便答应,不守诺言。唐代魏征《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羸重一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故说“季布无二诺。”


【词语二诺】   汉语词典:二诺

猜你喜欢

  • 安陵知时

    《战国策.楚策一》:“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

  • 乃心王室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乃:你。王室:朝廷。后因以“乃心王室”比喻忠于朝廷。晋.陈寿《王国志.魏书.钟繇传》:“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宋.秦观《李泌

  • 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木:夏天的树木。啭( ㄓㄨㄢˋ zhuàn ):鸟鸣婉转。黄鹂:即黄莺。鸣声婉转动听。 在夏日浓阴四合的密林里,黄莺儿放声歌唱。 形容夏日山林景象。语出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

  • 咏雪之才

    同“咏絮才”。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女子》:“婚启称人女有咏雪之才。”【词语咏雪之才】  成语:咏雪之才汉语大词典:咏雪之才

  • 普率

    同“普天率土”。《宋史.乐志十五》:“皇泽浃黎庶,普率洽恩荣。”【词语普率】   汉语大词典:普率

  • 针尖对麦芒

    主谓针的尖对着麦穗上的芒刺。比喻双方的尖锐对立。[例]两人都是火爆性情,凑到一块,意见不同,便是~。△多用于描写对立方面。→针锋相对 ↔针芥相投【词语针尖对麦芒】  成语:针尖对麦芒汉语大

  • 沧海桑田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京家。”(后王方平请麻姑至)“蔡京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古代传说中海

  • 问喘

    同“丙吉问牛”。五代李家明《咏卧牛》:“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 贾生恸

    《汉书.贾谊传》:“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西汉名士

  • 反经行权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后以“反经行权”指为顺应形势,暂悖常道,采用变通做法。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子,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