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予末小子

予末小子

古代帝王对“先王”指称自己。语出《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诏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亢仓子.政道篇》:“亢仓子居息壤五年,灵王使祭公致篚帛与纫璐曰:‘予末小子,否德忝位,水旱不时,藉为人君,何以禳之?’”宋.王安石《皇太后三代制九道》:“予末小子,敢忘遗训!”元.罗贯中《风云会》二折:“大周皇帝诏旨: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也用作常人自谦之辞。明.章兖《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圆之囿于规矩也。予末小子,安敢复有所赘!”


主谓 予,我。①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后汉书·明帝纪》:“~,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②一般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明·章衮《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圆之囿于规矩也。~安敢复有所赘。”△用于自谦的己称。


【词语予末小子】  成语:予末小子汉语词典:予末小子

猜你喜欢

  • 非熊非虎

    同“非虎非熊”。宋李曾伯《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帅》词:“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词语非熊非虎】   汉语大词典:非熊非虎

  • 只履

    同“携只履”。唐牟融《关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读子二》:“若本不合来而竟来,吾恐只履归时,未必肉身而西也。”【词语只履】   汉语大词典:只履

  • 堂堂正正

    《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杜佑注:“正正者,整齐也;堂堂者,盛大之貌也。”后因以“堂堂正正”形容强大严整。《封神演义》九四回:“真是堂堂正正之师,吊民伐罪之旅。”并列

  • 闻鸡蹴起

    同“闻鸡起舞”。宋刘辰翁《齐天乐.端午和韵》词:“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

  •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经:常道,原则。义:理。 天地不变的原理,人民行为之准则。 指无可怀疑、必须遵循的法则和道理。语出《孝经.三才章》:“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

  • 尺书双鲤

    同“尺鲤”。清 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屡书来索诗以纪当时之事今春复申前约距亡日仅浃旬耳》诗之二:“斗酒只鸡追夙约,尺书双鲤剩春痕。”

  • 贯朽粟陈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以“贯朽粟陈”形容财粮富足。宋汪应辰《应诏陈言兵食事宜》:“以文 景轻徭薄赋,而贯朽粟陈。”见“贯朽

  • 釜鱼风鹤

    源见“鱼游沸鼎”、“风声鹤唳”。比喻处境极其危险而又惊恐不安。清陈贞慧《过江七事.禁缉事》:“将使釜鱼风鹤之民,转益惊怖,不至鸟兽散不止。”

  • 文君

    源见“琴挑文君”。借指年轻的寡妇。《聊斋志异.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亦借指意中美女。宋沈端节《薄幸》词:“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词语文君】   汉语大词典:

  • 目牛游刃

    同“目牛无全”。《太平广记》卷四九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目牛游刃。”见“游刃有余”。《太平广记》卷490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词语目牛游刃】  成语:目牛游刃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