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举足轻重

举足轻重

原作“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形容有实力者处于二强之间,对双方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用以表示地位重要,足以左右局势,如偏向何方,就会打破均势。窦融(公元前2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王莽败后,降更始,拜张掖属国都尉,遂割据富裕的河西。刘秀称帝之初,以其地接陇蜀,想要依靠他来控制割据甘、凉的隗嚣和盘据四川的公孙述,特封窦融为凉州牧。在光武帝诏书中称:“现在益州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嚣,目前您连着蜀、汉两地,制动权掌握在您的手中,您倒向哪一边,都会对时局发生决定性影响,就此看来,我们之间的交情难道是有止境的吗?”窦融即借此称臣内附,辅光武帝定天下,累仕至司空、卫尉,一门中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卒谥戴侯。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799页《窦融传》:“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书曰:‘……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例句】:

茅盾《子夜》19:“然而现在风景不殊,人物已非了!现在他和赵伯韬立在敌对的地位了!而且举足轻重的杜竹斋态度莫测!”


主谓 一抬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轻重。比喻所处位置重要,能够左右局势。语本《后汉书·窦融传》:“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邓贤《中国知青梦》:“两个~的决策人物好像摔跤场上两个相持不下的运动员。”△一般表示居处要位,实力强大,足以影响全局。→大本大宗 一言九鼎 非同小可 ↔无足轻重 微不足道


【词语举足轻重】  成语:举足轻重汉语词典:举足轻重

猜你喜欢

  • 苌弘化血

    同“苌弘化碧”。清 沈瑜庆《述忆》诗:“读史传书执手悲,苌弘化血伤心碧。”

  • 五十丝

    同“五十弦瑟”。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

  • 九畹

    《楚辞》战国.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东汉.王逸注:“十二亩曰畹,或曰田之长为畹也。”畹,十二亩。九畹,言地极多。屈原在《离骚》中有“滋兰九畹”之语,故后用为咏植兰之典。唐.

  • 陶复陶穴

    陶:通“掏”,挖土。复:也作“窗”,土窟,即窑洞。 掏窑洞,挖地穴。 形容人类祖先居住条件简陋。语出《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清.昭槤《啸亭

  • 坐以待毙

    三国 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后以“坐以待毙”指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措施,坐着等死。《水浒传》一〇八回:“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于树下坐以待

  • 小不忍则乱大谋

    泛指在小事上不忍让,往往会妨害大局。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的一句话。他说,邪说异端足以败坏德行。而在小事上不作忍让,则往往会毁坏大局。【出典】:《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颜瓢

    同“颜回瓢饮”。宋林逋《雪》诗之一:“独有闲关孤隐者,一轩贫病在颜瓢。”【词语颜瓢】   汉语大词典:颜瓢

  • 红叶传情

    同“红叶题诗”。明沈鲸《双珠记.纩衣寄诗》:“我且写诗一首,缝在里边,以寓红叶传情之意。”【词语红叶传情】  成语:红叶传情

  • 精卫苦

    源见“精卫填海”。比喻志士立志甘于吃苦。南朝 梁范云《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 脱腕

    《新唐书.苏颋传》:“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吏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后因以“脱腕”形容书写量大而任务紧迫。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