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家效颦

东家效颦

同“东施效颦”。《花月痕》二二回:“一会出来,秋华堂坐席,李夫人首座,问起凤来仪酒令,秋痕一一告诉。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李夫人道:‘我们何不做个东家效颦。’”


见“东施效颦”。《花月痕》22回:“我们何不做个~,何必拘定。”


【词语东家效颦】  成语:东家效颦汉语词典:东家效颦

猜你喜欢

  • 发踊冲冠

    见“怒发冲冠”。南朝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义取于此。”

  • 焦头上客

    源见“曲突徙薪”。指被优礼的在救火中严重烧伤的人。亦借指为挽回不必要的失误而作出贡献者。含有舍本逐末之意。清 简朝亮《寄酬梁大鼎芬》诗之二:“焦头上客负前身,曲突累累告徙薪。”

  • 蜀君平

    同“蜀严”。宋魏了翁《水调歌头.虞简州刚简生日》词:“携手锦江箍隐,觌面墨池玄叟,扶杖蜀君平。”

  •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别材:特殊的才能。材,一作“才”。别趣:特殊的韵味。理:道理,义理。 作诗须有特殊的才能,与读书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与有无义理没有多大关系。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夫诗有

  • 谢池梦草

    源见“梦惠连”。谓诗文创作有神助。宋周密《木兰花慢.断桥残雪》词:“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 长戟八十斤

    《三国志.魏书.典韦传》:“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三国魏将典韦力大无穷,据说他使的双戟有八十斤重。后用为咏勇武之典。唐.杜牧《史将军二首》其二:“弯

  • 锦障

    同“锦步障”。唐王勃《春思赋》:“锦障萦山,罗帏照野。”【词语锦障】   汉语大词典:锦障

  • 徙宅之贤

    指母教的贤明。唐代白居易制诏《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冬官:在唐时为工部之官。过庭之训:指父教,语本《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石窌:地名,“窌”即“窖”。《

  • 陈巷

    同“陈家巷”。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郄堂流桂影,陈巷集车音。”【词语陈巷】   汉语大词典:陈巷

  • 荆钗裙布

    见“荆钗布裙”。明·范受益《寻亲记·剖面》:“~,还有甚娇娆?”【词语荆钗裙布】  成语:荆钗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