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余

三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裴松之按,此人姓周生名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后裴松之注引《魏略》:“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指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指在所读的书上用朱笔墨笔所作的批点,此指朱墨别异的著述)者。”

董遇勤奋好学,一点空余时间都不肯白白渡过。他所说的“三余”是指“冬天”,“夜间”和“阴雨天”。

后因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词语三余】   汉语词典:三余

猜你喜欢

  • 药船

    《晋书.隐逸传.夏统传》:“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闻。”“后其母病笃,乃诣洛市药。会三月上已,洛中王公以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

  • 狗续金貂

    源见“狗尾续貂”。喻滥封的官吏。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主谓 比喻封建朝廷滥封的官吏。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 一匹练

    《艺文类聚》卷九三引《韩诗外传》:“颜回望吴门马,见一匹练。孔子曰:‘马也。然则马之光景,一匹长耳。’故后人号马为一匹。”又《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曰:“孔子、颜渊登鲁东山,望吴昌门,渊曰: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宁可吃饭不吃肉,不可居处不种竹。 古人认为种竹是美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语出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

  • 公醒而狂

    源见“次公狂”。形容为人狂放不羁。清陈维崧《念奴娇.读孚若长歌即席赋赠》词:“公醒而狂,人憎欲杀,抵鹊何须玉?”

  • 坐井窥天

    同“坐井观天”。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以此定李 杜优劣,诚坐井窥天也。”见“坐井观天”。《宋高僧传》卷23:“~非天之咎。”【词语坐井窥天】  成语:坐井窥天汉语大词典:坐井窥天

  • 碌碌因人

    源见“毛遂自荐”。指才能低下,处事无主见。清张问陶《芦沟》诗:“茫茫阅世无成事,碌碌因人是废才。”

  • 雨窟云巢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外人不知呵,都只说?君王是我这庸姿劣貌,那知道恋欢娱,别有个雨窟云巢。”并列 云、雨,喻男女欢爱。指男女幽会场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

  • 烂羊都尉

    同“烂羊”。清尤侗《念奴娇.和羡门韵》词:“借问史公牛马走,岂苦烂羊都尉?”【词语烂羊都尉】   汉语大词典:烂羊都尉

  • 乐而忘返

    参见:乐之忘归见“乐而忘归”。《闽都别记》180回:“麻姑见了云程谓曰:‘通船怪君~,使妾来冒入天府追之,今快同回,免众人望眼成穿也。’”【词语乐而忘返】  成语:乐而忘返汉语大词典: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