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本谓一只狐狸腋(yè业,上肢与肩臂连接处)下的皮毛。此典指赵简子比喻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是感叹众多唯唯诺诺的人,不如一个敢于讲话、敢于争论的正直敢言之臣。后以此典比喻人才难得;或比喻珍的物品。赵简子,即赵鞅。又名志父,也称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大胜。他战胜范氏、中行氏后,扩大封地,奠定以后建立赵国之基础。赵简子有个家臣叫周舍,喜欢直言规劝。周舍死后,简子每次主持朝会处理政事,常不高兴,大夫们请罪,赵简子说:“你们没有罪。我听说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张狐狸腋下的皮毛。你们参加朝会,我只听到唯唯诺诺之应承声,听不到周舍那样鄂鄂之争辩声,我因此这个忧虑。”赵简子亦因此能够归附赵邑的人,安抚晋国的人。此典又作“一狐腋”。

【出典】:

史记》卷43《赵世家》1792页:“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恭敬而顺从的应答词),不闻周舍之鄂鄂(同“谔谔”),直言争辩),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例句】:

宋·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清·李汝珍《镜花缘》83回:“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偏正 指少量或珍贵的毛皮。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千金之裘,非~。”△多用于贵重的物品方面。也作“一狐之掖”。


【词语一狐之腋】  成语:一狐之腋汉语词典:一狐之腋

猜你喜欢

  • 芳草王孙

    汉 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因用“芳草王孙”为思远怀人之典。前蜀韦庄《春日》诗:“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词语芳草王孙】   汉语大词典:芳草王孙

  • 鸿逵

    源见“鸿渐”。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本义:“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文华,文采。质:质朴,朴实。彬彬:指文质配合恰当。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才能成为君子。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唐.孙虔礼《书谱》:“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

  • 竹马

    以竹竿当马骑,儿童游戏用。后常用作幼年的象征。如以幼年之友称“竹马之友”或“竹马之好”。《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汲黯寝谋

    《史记.汲黯列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西汉时,大臣汲黯以忠正守义好直谏著称,由于惧怕他的威严,淮南王谋反之心理受到极大的镇慑。寝,止

  • 损之又损之

    损:减损。 原意是不断减去华伪而归于纯朴。 后又指尽量保持谦逊。语出《庄子.知北游》:“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汉.张衡《东京赋》:“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孔子家语.三恕》:

  • 三而竭

    源见“一鼓作气”。指气力衰竭。宋范成大《亲临招集强往便归》诗:“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于四者难。”

  • 主忧臣辱

    《史记.范睢列传》:“秦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古人事主忠君的思想极为浓厚。如果君主有忧虑之事,说明作臣子的没有尽职而感到羞辱;如果君主遭难受

  • 箫韶九成

    箫韶:古乐曲名。意谓《箫韶》乐曲奏过九次,凤凰也会飞来舞蹈。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出典】:《史记》卷2《夏本纪》81页:“《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引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

  • 寒郊瘦岛

    同“郊寒岛瘦”。明徐渭《次夕降抟雪》诗:“红袖共斟将共若,锦囊须佩却须奚。寒郊瘦岛吟成蛰,暖肉肥肌屏作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