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披羊裘
源见“方朔偷桃”。为咏桃的典故。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教方朔施偷将。”
同“做东道”。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东都 周默未尝作东,一日请客,忽风雨交加。”请客谓之 “作东”。为什么说成 “作东”而不说成 “作西”或 “作南”、 “作北”呢?其理有二:一是我国古代以东
同“弃?生”。元 朱自牧《送鄜州节判任元老罢任东归》诗之二:“都骑骎骎指汶阳,关门应识弃?郎。”
源见“楚宫腰”、“卫鬓”。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王琦汇解:“《太平御览》:《史记》曰,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头解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源见“囊萤照读”。表示勤学苦读。唐王维《赋得清如玉壶冰》诗:“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同“完璧归赵”。《冷眼观》十八回:“〔你〕敢是有什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主谓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缺。《冷眼观》18回:“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奋发有为的非凡之才。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几载孤帏守短檠,辛勤教子未成名,颙看奋翮鹍鹏。”鹍,通“鲲”。
同“攀辕卧辙”。《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江万里去国,都民送之郭外者以千计,攀辕不忍舍去。”【词语攀辕】 汉语大词典:攀辕
《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东汉.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诗.小雅.四月》中以长江、汉水为南国之准则。后遂用以指代江、汉,亦可代指南方。唐.李百药《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