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时之利

一时之利

此典指晋文公评论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之战,认为先轸(zhěn枕)“军事胜为右”之说是一时之利;而狐偃(yǎn演)“毋失信”之说是万世功。后以此典比喻战争中一时取胜;或比喻一时的利益。晋文公(前697——前628年),晋献公之子,名重耳。因晋献公立幼子为嗣,重耳出奔在外十九年,由秦送回国即位,晋文公。他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又平定周朝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晋、楚在城濮会战,大胜楚军;并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六月,晋文公渡过黄河向北回国。实行奖赏,狐偃第一。有人说:“城濮战胜的事情,是先轸的谋略。”晋文公说:“城濮的事情,狐偃劝说我不要失信。先轸说军事以打胜为贵,我用它获得胜利。但这是一时有利的说法,狐偃的话是万世的功绩,怎么能让一时的利益超过万世的功绩呢?因此将狐偃奖在第一。”此典又作“时利”。

【出典】:

史记》卷39《晋世家》1668页:“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古代尚右,有优胜含意),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之功乎?是以先之。’”

【例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慕容暐载记》:“趣一时之利哉。” 唐·李延寿《北史·魏本纪·高宗文成皇帝》:“刺史牧人,为万里之表。自顷每因发调,逼人假贷,大商富贾,要射时利,上下通同,分以润屋。为政之弊,莫过于此,其一切禁绝。”


猜你喜欢

  • 霜露感

    同“霜露之感”。宋王安石《驾自启圣还内》诗:“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词语霜露感】   汉语大词典:霜露感

  • 冯家大树

    同“冯异大树”。清赵翼《蕴山招同星石湖舫游宴》诗:“湖山谢傅围棋野,松桧冯家大树村。”

  • 将李代桃

    源见“李代桃僵”。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见“僵李代桃”。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

  • 太丘广

    同“太丘道”。清袁枚《送用庵归毗陵》诗:“其一高徯亢,究究而居居;其一太丘广,行潦纳潢污。”

  • 坐收渔利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谓利用别人间的矛盾,轻易地从中取利。艾纳《新事旧编》:“〔你们〕骑虎难下,正好,让我慢慢来个坐收渔利。”述宾 坐收渔人之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争斗以获得利益。语本《战

  • 掉书语

    同“掉书袋”。宋洪迈《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苋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词语掉书语】   汉语大词典:掉书语

  • 累骑而返

    晋代阮咸居丧追婢的故事。《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乃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累骑:谓与婢共一坐骑。

  • 西河遇

    《史记.仲尼弟子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遇,此指遭遇。子夏曾在西河任教,为魏文侯之师。不幸儿子死了,他悲痛哭瞎了眼睛。后用为丧子之典。唐.顾况《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 龙颜凤姿

    源见“隆准”。指帝王之相。凤,借喻帝王。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龙颜凤姿,而不自爱重。”并列 颜,脸。姿,容貌。比喻帝王的容貌。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

  • 焚谏草

    《晋书.羊祜传》载:晋羊祜为尚书右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威重朝廷。在朝奏事,多嘉谋良策,但为保密,将奏疏草稿随即烧掉,以致后世莫闻。后因以“焚谏草”表示谨慎守密。唐杜甫《晚出左掖》诗:“避人焚谏草,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