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同“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他们〕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27:“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而自以为是。”


【词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汉语词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猜你喜欢

  • 于叟种德

    源见“于公高门”。称誉人为官贤明,广施德政。南朝 梁刘峻《辩命论》:“于叟种德,不逮勋华之高;延年残犷,未甚东陵之酷。”

  • 援桴而鼓

    《左传.成公二年》:“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

  • 衽席之嫌

    源见“衽席㈠”。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旧唐书.后妃传序》:“大帝、孝和,仁而不武,但恣池台之赏,宁顾衽席之嫌,武室、韦宗,几危运祚。”【词语衽席之嫌】  成语:衽席之嫌汉语大词典:衽席之嫌

  • 蔺卿全璧

    源见“完璧归赵”。借指为国立功。宋洪皓《浣溪沙.闻王侍郎复命》词:“况闻谋帅得廉颇,蔺卿全璧我蹉跎。”

  • 断猿肠

    源见“断肠猿”。借指哀伤至极。唐李商隐《即日》诗:“儿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豺狼:比喻凶残的高官。当道:指在位掌权。安问:哪里还要问。狐狸:比喻奸猾小人。 意谓不应放掉大奸大恶而去追究小奸小恶。语出《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颜师古注:“言不当释大而取小也

  • 牛山木

    《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的意思是说,齐国牛山的树木曾经是郁郁葱葱极美好的,因为地处大国都城的郊外,人们拿着斧斤经常去砍伐,那又怎能保持其美好呢?

  • 王戎眼

    源见“岩下电”。指明亮有神的眼睛。借咏电。明徐渭《电》诗:“好作王戎眼,休烧李?须。”

  • 孝尼伤

    源见“广陵散”。感叹技艺绝传。明袁宏道《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司马也须杨恽在,《广陵》终作孝尼伤。”

  • 放牛归马

    同“归马放牛”。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清侯方域《赠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时,二百年之间,放牛归马,天下习之,士非登甲科不贵。”清王摅《西征荡平歌》:“放牛归马自治始,闾阎击壤同康衢。”并列 比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