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朱喜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

一方面以父母的高寿而欣喜,一方面以父母的变老而恐惧。形容忧喜兼有的复杂心情。后因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用为形容那些既使人高兴,又使人忧惧的事情的典故。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变调第二》:“吾每观旧剧,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则喜其音节不乘而中,免生芒刺;惧则惧其情事太熟,眼角如悬赘瘤。”


并列一方面因而高兴,另一方面因而害怕。语出《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元·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幸得爹妈年满八旬,孩儿~。”△用于心理方面。→喜忧参半


【词语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成语: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汉语词典: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猜你喜欢

  • 孙阳念骥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善识才者对人才的赏识和爱惜。唐李群玉《辱绵州于中丞书信》诗:“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

  • 秦痔

    源见“吮痈舐痔”。指痔疮,痔漏病。宋杨亿《受韶修书述怀感情三十韵》:“秦痔疏杯酒,颜瓢赖半储。”【词语秦痔】   汉语大词典:秦痔

  • 唾壶缺

    同“唾壶击缺”。唐独孤及《寄裴冀刘颖》诗:“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词语唾壶缺】   汉语大词典:唾壶缺

  • 东颦

    同“东施效颦”。清李渔《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颦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昭阳派。”

  • 幕上燕巢

    比喻处境危险之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自卫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焉。曰:‘异哉……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君又在殡,而可以乐乎?’”又简言之为“幕燕”。《元史.外夷传》:“鼎鱼幕燕,亡

  • 口似悬河

    同“口如悬河”。唐白居易《神照上人》诗:“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见“口若悬河”。《祖堂集》卷10:“师有时云:‘我若放你过,纵汝百般东道西道,~则得。’”【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太

  • 季子田

    源见“苏秦六印”。泛指足供温饱的田产。唐权德舆《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 少年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指俊美潇洒的后生。宋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词:“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 一牛鸣地

    同“一牛吼地”。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清·金农《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词语一牛鸣地】  成语:一牛鸣地

  • 鸢肩火色

    鸢(yuān渊),老鹰。鸢肩,两肩向上端起如鹰。火色,面色火红。比喻有升官腾达的骨相,也表示虽能很快贵显但不能持久。亦称“火色鸢肩。”出自唐大臣马周之事迹。马周(601-648年)字宾王,唐博州茌平(